|
第六期简报: 聚焦学生学习过程 激发课程研究意识聚焦学生学习过程 激发课程研究意识 ——罗湖区名师工作室课程建设培训(一) 为落实《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0年9月19-20日组织开展罗湖区名师工作室课程建设专题培训活动,高勇名师工作室成员高勇、范盈盈、徐晓花三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目的是搭建促进名师自我提升的平台,推进中小学名师成长计划,培养和打造一支名师精英队伍,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凝聚和辐射作用。 此次为第一阶段集中培训,主要阐述课程设计原理,剖析课程设计案例,使参训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基本路径。学习、研究多元学习方式如:项目式学习(PBL) 、设计型学习(DBL) 、探究性学习等方式, 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天培训主要内容有:开班典礼,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荆志强副院长进行开班典礼动员,荆院主要强调此次课程培训的意义,重点强调在对“课堂”“课题”“课程”三者的关系中把握课程研究的方向。 接着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兼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黄志红教授作了《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开发策略》的报告。黄教授例举大量的课程开发的实际案例,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从校长和教师两个层面探讨课程开发的原则、策略,主要例举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实践经验展示,特别突出了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注焦点,是判断学校发展的“试金石”,在教师层要注意课程开发的规范性,特别突出“活动+能力”在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培养意义,要让学生站在课程开发的中央。 下午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院长宋承昊教授《学习方式变革下的课程开发》,讲座深入浅出,历时近2个小时,气氛活跃。宋院长从“2020年,我们如何做课程”背景分析中展开,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以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必备知识等几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名师工作室应该具备的创造性的智慧生产和过程,最后还介绍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目前的状况。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数学刘会金老师作了《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考》的课程开发讲解。刘主任从高、中考的实际情况中展开分析,以生涯规划的使命意义,未来课程改革的背景,生涯课程表达的核心以及生涯课程开发的步骤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他说:每一位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来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开发达到教育应有的目的。 本次名师工作室课程建设专题培训邀请一线名师、特级教师、研究员等课程领域的相关专家,为参训教师提供优质的师资。培训采用专家主题讲座、实践工作坊、线上指导、问题研讨、评选点评、展示分享等方式,提高名师培训的参与度,积累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使参与教师学有所得,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