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交流 >>工作室简报 >> 第十五期简报:聆听先民之声,探究文化魅力
详细内容

第十五期简报:聆听先民之声,探究文化魅力

时间:2020-11-30     作者:黄辉苑【原创】

——高勇名师工作室开展《诗经》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区域听课交流活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高勇名师工作室成员范盈盈老师以《诗经》整本书阅读为抓手,试图找到一条比较有效的教学之路。1119日上午第三节课在罗湖外语学校高一(1)班,盈盈老师主持开展了《诗经》整本书阅读活动课,高勇工作室全体成员,高一语文组,及佛山市三水中学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1.jpg

盈盈老师用《诗经》中流传至今的常用词汇导入新课,一下子拉近了听众与《诗经》的距离。随后盈盈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与学生进行《诗经》专题阅读的整个历程,整个历程分为背景阅读,精读探究,感悟随谈,拓展阅读,论文写作,展示分享六个阶段。其中背景阅读阶段,盈盈老师带学生细致地阅读了有着20余年《诗经》研究积淀的学术大家李山的作品《讲给大家的<诗经>》,而这一堂课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在每个同学都拿出了自己的《诗经》研究论文后的展示分享。

2.jpg

全班分四个小组进行展示,每个小组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诗经》中的战争诗,怨刺诗,美人诗和爱情诗中的其中一类。这节课负责战争诗和怨刺诗的小组作了精彩的分享。战争诗的小组细致地研读了《诗经》中的《常武》、《小戎》等作品,研究发现战争把不同阶层的人都卷了进来,而代表不同阶层的人对战争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战争被大多数人所厌恶,但是《诗经》中存在着不一样的视角,有人会为丈夫出征而骄傲,也会因为遥遥相望的思念品味出爱之深切。盈盈老师在他们发言后,肯定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这段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学习方法上从单篇过度到了对比和群文阅读,由单篇的感悟过度到理性的分类学习,并能从反复出现的意象中发现他们的联系进而进行多元思维的思考。负责研究怨刺诗的小组则侧重研究怨刺诗所使用的表达技巧。他们研究了《硕鼠》、《民劳》等诗发现怨刺诗多由卿士大夫创作,目的是对为政者进行讽喻和规谏。绝少使用直言不讳的方法,大多使用婉言隐语,而这与不便直斥君主,便拿君主周围的小人开刀有关系。并意识到了诗歌中爱恨交织的感情,其实已经交织时代,联结源远流长的华夏巧思,不断释放着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盈盈老师则提醒研究小组不妨关注《诗经》的整体创作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追求,以更好地理解婉言隐语的使用奥妙。

3.jpg

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收效甚好,互动充分,多方位多角度给予了学生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浓厚的文学熏陶,顺利完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盈盈老师在结束课程时说:“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但做天籁的听众,也是幸福的。”这节课也让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感到了聆听先民之声,探究文化魅力的幸福。

课后,由工作室主持人高勇老师主持本次交流研讨活动,首先范盈盈老师对本次课程的设计思路进行说课总结,她从组织学生选题,背景阅读,老师指导,分组合作以及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发言交流,范老师的课程设计较好地抓住了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这个重点,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有了逐步的提高。随后佛山市三水中学的各位老师也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肯定了范老师的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效果,对于《诗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明确,抓手有力,解读深入,学生表现突出,尤其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jpg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唯有不断地潜心阅读,用心聆听先民之声,探究文化的魅力,才能有更加丰富的感悟,才能不断增加文化自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阅读,我们在路上;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在路上……

      5.jpg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