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期简报:“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 课程初评时间:2021-03-25 2021年3月23日下午罗湖区名师工作室第一批优秀课程评选活动在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916举行,本次课程评选采用“说课程”与专家点评、打分的方式开展。每个工作室每门课程选一名代表进行7分钟以内的课程阐述,内容包括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需制作内容PPT;阐述后接受专家代表3分钟的现场提问。高勇名师工作室的《寻乡探味----关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作为首场第一位出场接受专家评审。根据相关要求和标准,徐晓花老师代表工作室将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寻乡探味----关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是一门“当代文化参与”校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家乡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家乡特色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本课程实施对象为高一学生。在深入解读统编教材的基础之上作了相关拓展,结合深圳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了此次校本课程的实施。本课程聚焦家乡文化现象,关注家乡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历史建筑等方面。本课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开展家乡文化调查,熟练掌握访谈、调查报告、建议书等实用类文体写作方法,提高对家乡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本课程通过调查、访谈、观看表演、参与家乡文化活动、诗歌朗诵等方式培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寻乡探味----关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课程目标如下: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通过主动的探访家乡人物、风俗、建筑,梳理整合成访谈、调查报告、建议书,创作家乡诗歌,逐步掌握调查报告、人物志访谈、建议书、诗歌等文体的写作,发展在家乡文化生活之一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的历史起源、地域特点与传承现状,提高学生准确快速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通过“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生活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过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传承现状,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理解鉴赏家乡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热爱家乡文化,进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通过前阶段的课程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和作业反馈,“寻乡探味----关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课程在结合新教材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丰富了课本教材的不足,同学们反映良好,这次初稿也汇聚了工作室几位核心成员大力协助,为进一步实践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