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班级 共同缔造 ——家委会参加班级管理思考与实践时间:2021-08-29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参与学校班集体管理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而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能使教育的效果更突出,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作为创新班始终积极向家长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平台,努力营造好气氛,在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愿景下管理班级 、协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使家长从学校教育 、班级管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协同者 ,与教师一起助力学生成长。 一、 依势而动,明确家长参与的必要性。 罗外创新班是依势而生,其在学校的引领示范意义和作用责无旁贷,家长学生的期待也是学校奋斗目标,而要想有好的预期结果比不疏忽管理,因此其日常管理需要一个长远的计划,而“新”在哪里,“管”在何处,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之一。学校、学生、家长、社会是教育管理的四边形,缺一不可,但日常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学生比较多,“社会”方面主要以实践活动来进行,而家长的角色我觉得是需要重新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 中指出:“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则指出:“要把管理育人作为德育实施的途径和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如此看来 ,仅仅只有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班集体管理体系是不完整的 ,家长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必不可 少的关键要素之一 ,参与班集体管理有其必要性 。 在实践中开家长会是我们比较熟悉和习惯的家校联系的主要途径,往往学校要求家长做 ,家长配合学校做,家长只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和支持者。而如今的家长,学历程度普遍较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高,更希望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管理 ,成为学校教育的志愿者和管理者。例如在创新班家长中冯心瑜、黎斯淇的家长是家委会中有代表性的积极分子,他们多次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活动中来,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管理意见,而这正是家委会及全体家长思想的与时俱进,他们的主动参与更需要学校班级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平台,创新班家委会就依势成立了7人委员会,并协调时间参与班级活动和日常管理,家委会与学校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互通信息 ,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创新班管理质量。如在稳定班级初创时期的学生情绪和老师配合教导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重视落实,激发家长参与的有效性 家委会的作用绝不应该是列席学校相关会议 ,挂名监督学校工作 。家委会组织应该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则更为广泛 ,涵盖诸如家教斡旋 、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教育资助等 。因此我们的家委会应当具备以下职能 : (一) 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学生的管理制度 ,即班级公约 ,原先多由班主任 、班干部或全体同学制定,引入家委会参与后 家长群体也能更加清楚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促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日常的学生请假制度 、班级微信群 的发 言制度等 ,在制度制定时能更直接地了解家长的实际情况 ,使制度可以更好地得以落实。 任课教师定期家校联系机制 ,可以让家长更有效地与全体任课教师沟通,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 (二) 组织参与班级联席会议 在班主任组织下,融合班委会 、家委会 、任课教师,组建班级的三方联席会议。此会议可为临时会议,也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作为定期例会 ,作为班级管理的最终决策和执行组织。 班级三方联席会议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家长 、教师参与的必要 陛的同时 ,也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以此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适应性改变 。 (三) 参与学校班级各类活动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经常性形式。班集体管理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 、集体纪律的增强 、同学友谊的发展 。家长参与学校班级活动 ,既能让他们了解并支持各项活动,又能通过参与活动,缩短与孩子的距离,加深彼此的理解。例如在备战高考的艰苦时段,班级邀请冯心瑜、黎斯淇的家长来到班级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当年的高考经历,畅谈理想和现实,在沟通交流中家长也更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增加了双方的交流 ,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 ) 实施参与各类综合评价 作为学生成长和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参与各类综合评价也相当重要。家长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教师不同,以家委会为代表的家长群体应当在 日常班级管理和学生活动 的评价中起到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下,家长的参与更能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发展 。同时 ,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也能促使教师完善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家长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也能促使学校完善课程体系 ,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夯实基础 。 三、建立组织 ,给予家长参与的平台 (一)沟通调查了解家长的实际需求切实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是引导家长参与班集体管理的重要前提 ,我们可以借助家访 、电话 、网络等多种途径 ,与家长进行沟通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 ,可以得知家长对孩子在校活动情况 的了解程度 ,对学校班级相关管理制度及运作体系的知晓情况 。同时我们还能通过家长的职业类型分布广泛这一优势,充分挖掘他们背后的教育资源。 (二)公开民主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 在了解需求后,我们可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的重要平台。家委会 的建立是近些年学校管理的一大改革举措 ,是家长参与班集体管理最好 、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是构建全面多元的学校教育的重要帮手 。 家委会委员的选举应在充分征求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公开透明地开展 ,让家长可以更为主动地参与班集体管理 。通常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第一、告知缘由。在组建家委会 前,班主任应将组建家委会的缘由、委员的产生方式等信息告知全体家长 ,然后根据家长回复进行执行或修改。 第二、自我推荐。发布公告后 ,班主任要告知家长参加家委会的要求。如 :(1) 关心学生成长 ,热心学校和班级教育工作,有正确的教 育观念 ; (2) 有时间与精力参与家委会的日常工作 ; (3)乐于参与学校和班级 的各项活动;(4)具有一定的组 织协调能力,责任心强 ,做事公正公平等。参选家长可录一段微视频或微语音,进行自我介绍。 第三、民主推选。班主任最终可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民主推选,将自荐家长的竞选微视频或微语音推送给全体家长,然后进行匿名投票选举,最终确认家委会的委员,并在之后的班级家长会中向家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三) 制定制度,规范家委会日常运作 班级家委会成立后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 日常运作。在首次家委会会议前,家委会委员们可了解其他班级或学校家委会的规章制度和运作模式 ,在会议时提出讨论,制定如 《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家长委员会换届改选方案》《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等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原有的家委会建设流于形式 、职能缺失等不足 ,使家委会逐渐成为班集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协商讨论,确立班级的共 同愿景如何开展班集体建设? 应该培养怎样 的学生? 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教师思考的内容 ,家长少有参与,而事实上只有家校 目标一致 ,才能更好地推动班集体建设,促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共同愿景的确立对班集体建设意义重大。这个愿景不应是教师或家长的一厢情愿 ,而应当结合学生现状、学校情况 、社会环境等因素 ,由学生 、家长 、教师三方共同协商讨论再确立 ,往往可以体现在班集体建设的方案以及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之中。 同时 ,班主任还可以制定班级现阶段 的工作计划以及 中长期规划 ,并针对家长需求 ,设计家庭教育指导计划 ,如 “言传身教 ,做孩子 的榜样” “青春期孩子的观察与沟通”,让家长掌握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教育方法 ,也促使他们有能力参与班集体管理 。 (五)家长委员会借助网络平台参与班级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便捷。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等特征,能够实现家校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借助网络平台参与班级管理,促进班级的发展。以制作班级网页为例,为了满足家长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的需要,班主任在制作班级网页之前,需要对本班家长委员会成员开展调研,如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家长们的建议,经过整理和归类后,吸收家长委员会成员提出的合理性建议。比如,在班级网页上,除了设置“教师教学”“班级动态”等栏目,还可以设置“育儿妙招”“父母论坛”等栏目,方便家长们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和交流,给予家长自由研讨的空间,形成家校共育的虚拟社区。此外,家长通过班级网页可以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动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班主任通过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班级网页的管理,缩短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在家校之间搭建了一座互动的“连心桥”。 家长委员会是班级管理的合作伙伴,家校联手才能合作共赢。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络的平台,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委员会成员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只有家校联系变得密切了,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家委会运作情况及效果 ,结合家长的实际教育理念 、管理能力、时间安排等情况 ,如学校几次大型考试监考活动也邀请家委会部分家长轮流参与,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集体管理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但是班集体管理的核心应当还是教师 ,还是班主任,不能颠倒主次。同时,家长参与班集体管理也应建立在家长和教师间充分了解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当意见产生分歧时应当及时沟通 ,妥善解决 ,以免影响孩子的教育。 班主任要进一步调动家长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生与主动性 ,促使他们从传统的学校教育旁观者转变为班集体管理的协同者,共同承担学生教育的重任 ,建设好班集体管理的家长团队 ,以此提高教育的效果。 20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