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组工作 >>“双新”示范校建设 >> 线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以《孔雀东南飞》《离骚》线上教学为例
详细内容

线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以《孔雀东南飞》《离骚》线上教学为例

时间:2022-04-24     作者:李雅滨【原创】

案例名称

线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以《孔雀东南飞》《离骚》线上教学为例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参与人员

李雅滨

一、具体操作模式

1.   二人学习小组模式,搭建互助平台。

2.   搭建生生互动平台,让学习反馈更全面。

3.   布置个性化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专题演讲、创意作业、课内合作探究任务)

二、模式含义解读

1. 二人学习小组模式。

在线上学习初期,班级内部组成二人学习互助组,共同进步。线下课堂可以四人组,线上考虑沟通成本、实际操作及落实效果,二人比较合适,从各项任务运作的效果来看,比预期当中好。

2. 搭建生生互动平台,让学习反馈更全面。

    对于比较长但人物形象鲜明、学习难度不太大、互动性强的课文,可以搭建一个EXCEl表格,以腾讯文档的形式发布,设置“提问区”、“回答区”、“互动battle区”和“讨论、感言区”,在学习Q群置顶,生生互动可以持续一整周。

3. 布置个性化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特点出发,以二人组为单位,除了练习、做题之外,可以布置个性化的任务,比如:专题演讲、创意作业、课内合作探究任务等。

三、模式操作方法

1. 二人学习小组模式。

① 组名自拟,任意选择可以共同进步和相互监督的小伙伴。

 

② 以二人组为单位,后期各项学习活动都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比如,早读任务:

1650790174709381.png


2. 搭建生生互动平台,让学习反馈更全面。

① 搭建一个EXCEl表格,以腾讯文档的形式发布,以小组为单位提问,教师审核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互动。

4.png

② 提问的组可以指定组回答,也可不指定。不指定的小组,将抽签决定。

③ 小组领取任务后,二人讨论并在“回答区”回答问题。“回答区”要求:列点作答,先从文本找依据,再以资料辅助。在“回答区”表现突出的小组,就会在课堂进行分享。

④ 回答完毕后,题主可以在“互动battle区”回复。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在“互动区”回答。

⑤ 还有其他想要讨论观点,可以在“讨论、感言区”进行。署名发表观点/读后感,要求:观点鲜明+文本依据+资料辅助。

3.布置个性化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①专题演讲

提供大概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要求:成果可以是课件(6-8页PPT。字号不小于28号。尽量图文并茂)/视频/手写、手绘的图片。总时长时间5min左右。演讲过程不能放视频,除非是自己录好的微课视频就可以。

表现好的组,可以推荐到别的班级进行展示,其他班的同学也邀请来本班同学做展示,实现“榜样的力量”。所有的资料一并打包上传群文件,供学生下载、参考。

5.png


②创意作业


1650790328506416.jpg

                   (《离骚》翻译漫画版 高二艺术班 陈钰盈)

7.png

(“逻辑的力量”单元梳理 高二三班 黄志洁)

(《孔雀东南飞》重要实词“一词多义”梳理 高二三班 胡丽婷)

通过课堂展示优秀、个性化的作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③课内合作探究任务

课内合作探究任务往往是课内某个环节,需要教师指导。

对于学生的成果要予以肯定并及时反馈,表现得较好的组也可以推荐到别的班级进行展示。

(《孔雀东南飞》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成果)

(春分读诗会学生成果)

 

四、模式特点评价

1. 二人学习小组模式。

【优点】二人沟通成本较低,适合线上教学;自由组合,自取组名,学习意愿强烈;线上教学期间,确实出了很好的学习成果,远超预期。

【不足】自由组合也容易导致学困生组合,该组的任务就需要教师参与很多才能出些成果。

2. 搭建生生互动平台。

【优点】适合文本长但人物形象鲜明、学习难度不太大、互动性强的课文;成果可以保留,线下课堂生成只是口头表达,除非当下有录像,不然比较难保存;学生读后往往只停留于感性认识,能转成文字表达会更清晰和理性。

【不足】不是传统提交作业平台,较难查逐一落实。

3. 布置个性化学习任务

【优点】线下课堂也一直在布置,但线上课堂学生整体时间较多一些,所出成果大多更好;能够鼓励学生将作业打造成作品。

【不足】个别学生仍停留于旧有的学习模式,只晓得刷题,不能认真对待这些个性化任务的作业。

【附】教学案例(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案例)

《孔雀东南飞》线上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布置预习,了解背景,导入学习。

一、布置预习

1. 布置“盲盒”预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2. 展示别的班级已学完本篇课文的激烈讨论,引起学生探索欲。

3. 推荐并推送相关讲座/材料等,帮助更深入地思考文本。

4. 收集学生问题,指导问题不合适的小组进行修改。

 

二、了解背景,导入学习。

1.  简介《孔雀东南飞》及出处

2.  介绍乐府/乐府诗。

3.  分析诗前小序及相关文化常识。

4.  分析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分析角度:为何是“孔雀”?为何向“东南”?为何放首句?

目的:通过首句的细致分析告知学生,本文篇幅长、人物多、细节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有很多,教材要求就是自读课文,不能全部指望老师逐句解读。请大家充分利用“《孔雀东南飞》飞一周 Q&A 讨论区”,来了解、探究、研读文本。

5.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落实文言知识点

1. 结合学生预习,落实“偏义复词”。

2. 学生梳理一词多义并在课堂分享:谢、令、见、适。以下以“令”字为例:

 

教师提前做好示例,将“相”字整理好发给学生,并明确要求、提供资料、指导与修改PPT。本组学生认真对待,制作课件和该字的思维导图,成果非常厉害,收效很好。

 

3. 教师讲解“相”字(本文最经典,也最难的一个字)

4. 作业布置:

抄→仿→自主整理,三步落实,让全班学生都能自主学习并整理“一词多义”。

 

第三课时:文意疏通

按照背景、情节脉络的顺序,串讲文本,明确基本的人物形象,期间穿插与该章节相关的优秀小组的答案分享。以下以“兰芝抗婚”部分为例:

教师讲解:

学生分享:

 

 

第四课时:合作探究文本

学生提出的问题众多,学生已经自主解答,在众多问题里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两个,进行课堂分享,教师点评并补充。

1.聚焦问题“悲剧”:①悲剧的体现:刘焦之死。②悲剧的原因:谁该负责?

2.关于“刘焦之死”:两组提问类似,都聚焦在这一情节,但回答的组各自持相反的观点,先小组分享,教师设置“投票”答题卡,在讨论区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最后点评总结。

3.关于“悲剧成因”:这是本课最核心的问题。提问的小组非常认真,题目修改过三次,我最终建议降低难度,改为:刘兰芝和焦母间冲突爆发且导致最后悲剧结局最重要的原因?(性格/焦仲卿/社会背景/自拟角度)。增加了“最”字,只谈清楚其一即可,并给出了相关角度。

令人惊喜的是,该回答的小组非常认真,本身的答案已经很丰富,得知被选中要做课堂分享,又再次修改答案,把每个角度都逐一丰富,对文本探究的热情与认真程度与“一位老师”无异。最终的呈现的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① 学生分享:

②设置投票,全班参与选出“最”重要的原因。

③教师点评总结。

5. 本课小结

文学的魅力在于,值得探讨的空间无穷尽,思考本身就是收获,与结论无关。

第五课时:对比阅读

1. 提前布置任务,让该小组在学习本课之时,就围绕这个任务展开思考、讨论与积累。

2. 教师指导、修改课件,学生进行课堂分享。

3. 教师点评总结

 

附:“《孔雀东南飞》飞一周 Q&A 讨论区总表” 局部示例

 

 

线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以《孔雀东南飞》《离骚》线上教学为例  李雅滨.pdf

线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以《孔雀东南飞》《离骚》线上教学为例  李雅滨.docx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