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宁革
副组长:齐家辉、高风花、吴三成、戴洪富
组 员:全体行政
二、项目工作小组
组 长:吴三成
副组长:张志华、赵永华、刘标、卫然、范盈盈、李慧、徐博、张志峰
组 员:各学科科组长
三、项目管理小组
组 长:卫然
组 员:卫然(日常管理、项目审核) 范盈盈、韩美华(宣传报道)
林雪如(资料管理、财务管理)
四、项目执行小组
【项目一】构建“全面育人”的多维度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组长:赵永华
组员:科组长、心理室
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 具体工作 | 任务要求 | 负责人 |
1.开发“学科学法指导”系列专题 | 各学科开发不同知识模块、不同主题单元、不同课型的学法指导专题。 | 每学期语、外、数每个学科至少完成3个,其他学科至少完成2个学科学法指导专题(学习方法+案例分析)。 | 科组长 |
2.开发“学科素养培养方法”系列专题 | 各学科开发“学科素养培养方法”系列专题。 | 每学科完成新课标全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法专题(培养方法+案例分析)。 | 科组长 |
3.开发“学科融合”系列课程 | 开发“学科内融合”和“跨学科融合”系列专题。 | 每学期每学科至少分别开发1个学科内融合和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或“主题性学习”教学案例。 | 科组长 |
4.开发“综合素养”课程 | 开发“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生活素养、国际素养”六大素养系列课程。 | 每学科至少开发1门六大素养之一的校本课程。 | 科组长 |
5.开发“生涯教育”课程 | 开发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课程 | 编写《罗湖外语学校学生生涯规划指南》校本学材。 | 心理室 |
【项目二】打造“以学为本”的高效能教学模式(教学变革)
组长:卫然
组员:张志华、卫然、徐博、张志峰、赵薇、科组长
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 具体工作 | 任务要求 | 负责人 |
6.制定《罗湖外语学校国家课程“三年一体化”实施方案》 | 各学科制定国家课程“三年一体化”实施方案。 | 每个学科制定出本学科“学科教学三年一体化实施方案”。(按照模板编写) | 卫然 科组长 |
7.实施以“学科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大单元(主题)教学 | 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索。 | 各学科借助学校“罗外杯”大单元教学主题活动,组织老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设计方案和优质课例。 | 卫然 科组长 |
8.构建“互联网+学本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基本式) | 构建“互联网+学本课堂”教学思想引领下的“双线混融、先学后教”基本教学模式(基本式) | 完善《 罗湖外语学校“双线混融 先学后教”五单六步教学模式》(基本式)。 | 吴三成 |
9.探索“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的有效教学模式(变式) | 探索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模块、不同课型下的“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的有效教学模式(变式),打造成功案例。 | 各学科借助学校“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研讨课活动,组织老师开展学校基本式下的变式研究,提供设计方案和优质课例。 | 卫然 科组长 |
10.构建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 整合各教学平台,构建“罗湖外语学校教育云平台”。 | 构建集“备课、授课、练习、检测、辅导、个性化学习”为一体的双线混融教学平台。 | 张志峰 |
11.建设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 开发学科学习APP、微课、数字教材(练习、试题)、电子学材等。 | 通过购买、下载和自制等方式,丰富完善数字学材和学习工具。 | 张志峰 |
12. 实施“学科融合”系列课程 | 开展学科内模块之间、跨学科之间的“项目式”(主题式)学习,形成经典案例。 | 每学期语、外、数每个学科至少完成2个,其余学科(含非文化学科)至少完成1个学科内项目式学习案例。 | 徐博 科组长 |
13.实施“综合素养”课程 | 各学科开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生活素养、国际素养”课程。 | 每学科至少开设1门六大素养之一的校本课程。 | 赵薇 科组长 |
【项目三】构建“多元互动”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改革)
组长:张志峰
组员:刘标、张志峰、徐博、科组长、年级长
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 具体工作 | 任务要求 | 负责人 |
14.建立“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机制 | 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组建“自身、同伴、教师、家长”四类评价团队。 | 按照“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分别组建基于不同评价任务的评价团队。 | 刘标 徐博 |
15.做好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做好数据的采集、审核、上传、存储、评价、反馈等工作。 | 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要求,定期采集整理数据、组织评价、及时反馈。 | 刘标 徐博 年级长 |
16.构建“学业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 | 制定学业质量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开发测评工具,建造智能操作平台,制定具体操作规程。 | 以引进、合作开发或者自主研发的方式,构建“学业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 | 张志峰 |
17.组织开展学业质量常态评价与监测 | 按照“学业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要求,进行适时评价与监测,实施学生学业质量的动态管理。 | 进行学习状况的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评价,实现学业质量的全面监测。 | 张志峰 徐博 科组长 |
18.开展精准教育教学指导 | 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的学情分析机制;对学情进行个性化分析;根据学情分析对教育教学进行科学指导。 | 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对教育教学进行精准分析、科学指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刘标 张志峰 科组长 年级长 |
【项目四】建立“研训联动”的输出型研修模式(培训革新)
组长:卫然(李慧)
组员:赵永华、卫然、李慧
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 具体工作 | 任务要求 | 负责人 |
19.研究“互联网+学本课堂”教学思想 | 开展“互联网+学本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提炼教学思想、丰富内涵。 | 组织骨干名师、青协成员开展相关研究,每人至少上交1篇相关论文。 | 卫然 李慧 |
20.研究“双线混融·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 开展“双线混融·先学后教”基本式和学科变式的应用研究,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总结规律方法。 | 组织骨干名师、青协成员开展相关研究,每人至少上1节研究课,上交1篇相关论文或者经验总结。 | 卫然 李慧 |
21.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 | 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校本课程”教、学、评的有效途径。 | 组织负责校本课程和校本学材开发的老师开展相关研究,每人至少上交1篇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 | 赵永华 |
22.开展“校本学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 研究“校本学材”开发的技巧和思路以及“校本学材”使用的途径和方法。 | 组织负责校本课程和校本学材开发的老师开展相关研究,每人至少上交1篇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 | 赵永华 |
23.开展教学“小课题”行动研究 | 组织老师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小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老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 组织青协成员申报“小课题”,每人至少1项。 | 赵永华李慧 |
24.申报并开展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 | 组织老师申报并开展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 组织骨干名师、青协成员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每人至少1项。 | 赵永华 |
【项目五】创立“自主成长”的内驱式运行机制(管理创新)
组长:徐博
组员:张志华、刘标、徐博、张志峰、心理室
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 具体工作 | 任务要求 | 负责人 |
25.组建不同形式的学习社区 | 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学情,组建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同伴互助”式的学习社区。 | 制定《罗湖外语学校“同伴互助”学习指南 》;指导科任老师组建“同伴互助”学习小组。 | 徐博 |
26.训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 在“学习社区”的基础上,系统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 指导科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 张志峰 科组长 |
27.开展生涯规划指导与咨询服务 | 编写《罗湖外语学校生涯规划指南》;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成立生涯规划咨询室。 | 《指南》要具有校本性、全面性和指导性;课程开设要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咨询要实现常态性。 | 刘标 心理室 |
28.开辟生涯规划实践基地 | 建立学生生涯规划实践基地;制定《罗湖外语学校生涯规划实践计划》;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实践体验。 | 生涯规划实践基地尽可能覆盖各行业的主要领域;《计划》要统筹安排时间、对象和内容,明确实践目的和学生行为要求。 | 刘标 徐博 |
29.做好学生选课走班指导和组织编排工作 | 制定《罗湖外语学校选课走班操作规程》;完善学生选课走班测试平台;做好选课走班培训、指导、编排等工作。 | 《规程》要兼顾政策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流程清晰;选课平台力求数据完整、指向精准、操作简便;选课实操要计划周密、有条不紊。 | 张志华 |
30.建设“自主成长”的管理制度 | 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 制定《罗湖外语学校选课走班管理制度》,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成长”管理。 | 徐博 |
【注】:
1.每个大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布置、督促、落实,每个子项目负责人具体落实本项目的实施。
2.每个子项目都要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具体任务、实施途径、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参与成员、负责人等。
深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罗湖外语学校学科实施计划(模板).docx
罗湖外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三年规划重点工作项目实施任务分配方案(定稿).docx
大单元教学(课时教学)设计模板.docx
2022.03.18会议纪要.docx
单元教学模板.docx
三年一体化模板.doc
2022.03.18学校推进工作安排.pptx
双线混融 先学后教.pptx
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