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七期简报:探析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时代民族精神——罗外“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示范课时间:2022-06-25 罗湖外语学校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其实施层级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别体现为:三年一体化、大单元教学、互联网+学本课堂。同时,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形成“互联网+学本课堂”的教学特色,探索罗外双线混溶的有效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 本次活动为罗湖外语学校第二轮“双线混融,先学后教”示范课,由各科的科组长执教、青年教师观摩学习。2022年6月16日,本工作室主持人高勇老师作为语文科组长,精心准备了本次示范课,在双语室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大单元教学示范课。宁革校长、高凤花副书记、吴三成副校长听课指导,高一高二语文老师及部分其他科组的青年教师到场学习。
按照目前的教学进度,高勇老师设计了以“探析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时代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选修性必修下第二单元教学,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对“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本单元所选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涵盖了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研读,可以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 研习本单元,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要根据各种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高勇老师的教学设计,以《阿Q正传》《边城》《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群文阅读为重点,要求学生课前全文阅读《阿Q正传》《边城》,了解整个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完成写作背景、魅力作家、故事概述和语言特色四个任务,然后阅读相关资料,完成《阿Q正传》《边城》两课的“理解和梳理”,本节课的重点为本单元的第二学段:研学交流 《阿Q正传》《边城》,梳理文中涉及到的阿Q的未庄世情、事迹,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行为特点及形象特征,而美丽的湘西小城边城,给人带来的感觉与未庄似乎是完全不同的。请同学们比较阅读《边城》,从风俗、人情两个方面探究边城的魅力。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把个人的阅读感受和实际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对边城的理解、以及对翠翠的性格特点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对于阿Q的理解,则结合鲁迅的语言风格和其他相似作品来谈,认为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集国民劣根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狼羊同体,不由得让人想到鲁迅先生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于学生们的发言,高勇老师点评精辟,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往更为深刻的角度思考,充分体现出高勇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本次示范课除了有高一高二语文组的老师观摩听课,也有其他科组老师参与学习,均表示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