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语 文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题中之义。非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扩大了权力的不平等。而正义的空间,则具有公平、平等、包容,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②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③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近些年来,线上书店不断挤压城市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消费者的电子阅读习惯直接威胁着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城市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倒闭潮”后,依托空间改造转型升级,从资本的空间化到空间的资本化,城市实体书店由同质化文化空间复制转向追求异质化文化空间符号价值;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实体书店空间的改造升级是对消费空间变革的一种回应。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找到了解决其生存发展的门路,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否有利于书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居民的空间权利均等化,还有待讨论。 ④实体书店的选址依据是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客流量、受众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书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截至2020年11月,西西弗书店在全国70多个城市拥有30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主要分布在北京、重庆、成都、上海等城市。从实体书店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其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于城市内部空间而言,这些实体书店多分布于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地,为了吸引客流量,这些场所甚至提出,只要实体书店愿意入驻,商厦、购物中心可以减免租金,给予装修补贴。 ⑤人们进入城市实体书店,可以享受到新型实体书店空间提供的文化资源,也有机会建立人际关系,积累社会资源。在这个意义上,有城市实体书店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利用书店空间,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转化又反过来促进新一轮资源的再生产,但并非只有这些区域的居民才能去实体书店阅读和消费,没有实体书店入驻的区域,其居民似乎并没有被排除在外。 ⑥相较于传统实体书店,如今的实体书店空间功能分区更加多元。比如,在PageOne书店空间,咖啡区、文创商品区、小型展览区等均是空间延伸的功能分区。但只有支付了一定金额的消费者才可以进入咖啡区,而舒适宽敞的付费课程区也只有书店会员才可以进入,小型展览区和讲座区则提供给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群体。 ⑦传统实体书店空间布局多以书籍类别为标准进行分区陈列,而新型实体书店空间则是根据书籍内容、封面设计、受众点评意见等要素进行划分,并根据书籍内容和风格,在书籍周边空间摆放关联产品。顾客在传统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与在转型升级后的实体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新型实体书店空间中,顾客可以快速感知和体验书籍文本丰富的符号价值与意义,同时,“在阅读文本时所产生的理解,不完全受文本自身的束缚”,或能生产出新的文本意义。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大多数普通艺术家总是难以实现机会公平,而实体书店作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不能脱离受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从2010年开始,诚品书店发起“艺术家驻店计划”行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还提供专门的展演和公关团队,为艺术家制定宣传推广计划,使书店成为艺术作品创作和展演的空间。全球化和城市化时代,许多城市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对他们来说,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会成为他们获取城市空间资源的障碍。许多地区的外文书店为他们提供无障碍接触书籍的空间,减少了因地域身份差异带来的空间使用权利不平等。少数族裔群体的生存状况和被霸权话语所建构的“非正常”群体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比如,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为支持非洲裔作者,专门为他们设置书架,每周更新一次书籍;而书店外南侧墙壁上则涂鸦着由少数族裔艺术家完成的作品。总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试图关怀处境艰难的艺术家、身处异乡的外国旅居者、位于社会底层的边缘群体,正是借助空间正义追寻社会正义的一种尝试。 (摘编自江凌《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正义——以城市实体书店空间为中心的考察》,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在城市商业化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其改造利用可以克服人的异化危机。 B. 作者认为,依托空间改造,城市实体书店能否突破被线上书店挤压的困境,能否实现人文关怀,还有待讨论。 C. 与传统实体书店相比,人们在新型书店不受文本自身的束缚,从而能获得新的文本意义。 D. 客流量是实体书店考虑是否入驻的因素之一,而购物中心等商业空间吸引实体书店入驻也为了追求客流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于消费空间变革的当下,城市实体书店通过出售书籍营利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B. 相较于传统书店,现今实体书店的功能分区打破了空间区域的门槛限制,使人们能根据自身需求进入不同功能区。 C. 城市实体书店邀请艺术家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既能为受众提供审美体验,又能使艺术家借此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 D. 城市文化空间正义,并不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而能建立多样空间,具有满足于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单向空间书店创办人许知远曾发出求助信,直言“书店撑不住了”,后在读者、社会人士的捐赠支持下,渡过难关。 B. 顾客通过预约进入上海朵云书院,置身于配有巨大的盆栽喷水池和石墩的书店“空中花园”,可观赏黄浦江两岸景色。 C. 北京人文考古书店看似冷清,实则常有来自博物馆、研究所的客户来消费、交流,依托书店形成庞大的考古文博圈。 D. 日本BookTruck书店以卡车作为流动空间,运行于城市各个角落,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可以来此购买需要的书籍与服务。 4. 举例论证有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两种事实形式。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不同事实形式证明了城市实体书店的空间正义特点,请根据文本第⑦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5. 西西弗是集书店及休闲生活于一身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是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书店内部空间结构错落有致,文创、手工、阅听课等众多项目互补共存;书目甄选则考虑文化主题、专业书籍、时下热点等,给读者多元、立体、主题化的文化服务互动体验。请结合材料中关于城市实体书店的阐释对西西弗书店的特点加以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①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须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大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 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看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 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叠着十几本旧书,尽管书页被我翻得皱巴巴的,但书皮都被我用彩纸仔仔细细地包好。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既然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 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篮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篮子。(我对于这一行手艺所明白的种种,现在说来似乎比写字还在行。) 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②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饮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有段时间我经常做梦,我曾梦到自己变成了铁匠,为每户人家都制作了农具,村里的生活越过越好。还梦到自己变成了教书先生,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上学,听到悦耳的读书声。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③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我最欢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即刻脱下鞋袜赤脚在街上走路。 但最使人开心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呆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 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自己使快快的向下游岸边泅去。 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 ④一涨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这种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规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钉鞋,我可真不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然毫无兴味。 (节选自《沈从文别集·自传集》有删改) 文本二: 对于理性始终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始终的责任,也许是我们同情地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关键。生在中国已经不再是天朝大国,而是积衰积弱的时代,在战乱中一边上学,一边观察社会,上学也许既是一个学知识,成为有技术的专业人员的过程,可也是一个成为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逻辑的、理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还有另外一个天地,同样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可是,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让它成为心底的基石,而不是到了成年以后,再经由一阵风似的恶补,贴在脸面上挂作招牌。 (节选自葛兆光的《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上学记>序》)
【注】2006年出版的口述历史作品《上学记》,讲述了何兆武流在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的求学经历,也显示出他对自己见证的几乎整个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反思。在为《上学记》撰写的序言中,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从何兆武的故事出发,谈到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对不同身份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强烈的好奇心,他也从中了解到了现实生活的多元化。 B. 铁匠铺小孩子一系列动作、风箱发出的吼声以及火炉放出的臭烟和红光,表明打铁难度大和小孩子的慌张。 C. 文中多次写到作者喜欢赤脚走路,最让他开心的是雨后故意走入深水区,这表现了孩子烂漫的天性。 D. 沈从文写上学路上见闻,同他在《边城》里写湘西的风情一样,都是运用白描的方法刻画乡村风貌。 7. 下列对文中标序号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永远必须”既突出了针铺的特征,也展现了老人稳坐门前的安然,岁月一片宁静。 B. “舞动”显轻松优美,“扬起”显举得高高,“落下”显精准熟练,学徒动作一气呵成。 C. 干鱼与酸菜散发着诱人味道,“我”大快朵颐,写出了孩子好吃的天性,充满童趣。 D. 涨水对于成人世界是一种灾难,童年的“我”却在人们打捞物资中看出了无穷的乐趣。 8. 在文本一中,原本是一条普通的上学路,作者是如何写出“新鲜”之感的? 9. 葛兆光虽是就何兆武的《上学记》展开评论,但其思考的却是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其中亦包括沈从文。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文本二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世勣尝侍宴,上从容谓曰:“我儿新登储贰,朕求群臣可托宫事及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世勣流涕辞谢,啮指出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信如此。 二十三年,太宗寝疾,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有顷,上崩。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九月,乙卯,以李世勣为左仆射。 它日,李世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许敬宗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昭仪令左右以闻。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麟德初,东封泰山,诏勣为封禅大使,乃从驾。次滑州,其姊早寡,居勣旧闾,皇后亲自临问,赐以衣服,仍封为东平郡君。又坠马伤足,上亲降问,以所乘赐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以利为恩者,见利而无不可为。故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亲之田庐为恩者也;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利尽而去之若驰。利在他人,则弃君亲,背然诺,不旋踵矣。此必然也。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 太宗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与之无恩,我死,汝用为仆射,以亲任之。”是已明知世勣之唯利是怀,一夺予之间相形以成恩怨其为无赖之小人灼然见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长孙无忌之勋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贞可托也,世勣何能为者?太宗不决而托以国政。利在高宗,则为高宗用;利在武氏,则为武氏用。唯世勣之视利以为归,而操利以笼之,早已为世勣所窥见,以图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谓其才智有余,任之以边陲,锢之于叠州可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 材料二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夺予A之间B相形C以成恩怨D其为E无赖之小人F灼然G见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替、给,与《鸿门宴》“为击破沛公军”的“为”意思相同。 B. 荷,蒙受,与《愚公移山》“子孙荷担者”的“荷”字意思不相同。 C. “东封泰山”的“封”与《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的“封”字意思相同。 D. “相”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的“相”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把朝廷之事和太子托付给李世勣,他认为在这件事上其他大臣都不如李世勣,王夫之认为这样很愚蠢。 B. 太宗为了让李世勣感恩高宗,将他降职,嘱托高宗以后再重用他为仆射,王夫之认为太宗早已了解李世勣为人。 C. 许敬宗扬言老百姓尚能换妻,对于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这件事,其他人不该随意发表言论。武昭仪身边的人把这些话报告给她。 D. 王夫之认为李世勣是为利而忠于君王,利尽就会背弃。如果他才智卓绝,把边陲重任委任给他,在叠州禁锢他即可。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信如此。 (2)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 14. 王夫之认为李世勣有所窥见,“以图于利”,若依此观点,材料一中有哪些事件可以作为实证?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老将行 (节选) 王维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注],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汉朝云中太守魏尚曾被削职为民,后又官复旧职,在任期间匈奴不敢犯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描写贺兰山一带战阵如云,与《使至塞上》中的塞外风光不同。 B. 第二句描写军中紧急文书不分昼夜来往奔驰,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 C. 擦拭盔甲、挥舞宝剑等动作描写,表现老将想卫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全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比较典型地体现边塞诗格调雄浑的特点。 16. 诗的最后两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使用典故,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的戍边的兵卒。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词人洒酒酬月,表达了对人生无限感慨,令人回味悠长。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起草原,无论是苍茫无涯的碧野风光,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丰饶,都令人 A 。但你可能没注意到,( 甲 )。相较于陆上草原,海底草原并不热门,但依然有“一川草色青袅袅”的奇景。这一秘境的重要参与者,是成片生长的海草。 除寒冷南极外,全世界沿岸海域都有它们的身影。( 乙 ):一个是处于温带海域的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另一个则是海南、广东等热带——亚热带海草分布区。海草还是海藻?以前,海草与海藻并没有专门区分,又因为名字相似,许多人认为它俩是孪生兄弟。其实,海草与海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 B 。 2014年,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上,我国多种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海草床身怀奇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海洋之肺”。首先,海草床拥有高效的净化水质能力和强大的固碳能力。研究表明,海草可过滤50%的海洋有害细菌。①相反,②海草床也是地球重要的“储碳库房”,③存碳效率高于森林90倍,④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⑤在全球适应与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作用非凡。 海草床还是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避风港”,同时海草床与珊瑚礁还会并肩作战,在多方面共同抵御面临的风险。以我国西沙海域为例,在此受海草床保护的珊瑚,代代生长繁殖形成环礁,环礁中间特殊地貌潟湖的存在,为海草生存增加依仗,使其避免惊涛骇浪的侵袭。 18. 文中第三段在介绍“海草床”时,使用了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以“小溪”或者“秋天”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和拟人;暗喻和拟人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三处加点的引号分别是什么用法?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真正地做到阅己,才能更好地越己,而一个人也只有越己,才能更好地悦己,淡看人生的云卷云舒。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阅己·越己·悦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