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湖外语学校高一年级实验班选拔考试2020年罗湖外语学校高一年级分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语言基本技能考查:(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瓦砾(lì) 遒(yóu)劲 菜畦(qí) 忍俊不禁(jīn) B.妖娆(ráo) 旁骛(wù) 箱箧 (xiá) 鞠躬尽瘁(cuì) C.黝(yǒu)黑 田圃(pǔ) 睿(ruì)智 万象更(gēng)新 D.琐(suǒ)事 褪(tuì)尽 灵柩(jiù) 越俎(cǔ)代庖 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2分) A.这个帮派的势力已是根深蒂固,想要铲除得花一番功夫。 B.短波电台里开始传出邱吉尔那抑扬顿挫的声调。 C. 学习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D. 我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沧海桑田,内心感慨万千。 3、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C、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非常不利,登山队员仍然胜利攀登到顶峰。 D、“如烟”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能防止对身边的人不会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2分) ②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③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④苦吟诗人贾岛更痛苦地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⑤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 ⑥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 A、⑤③④②①⑥ B、⑤②④③①⑥ C、⑥⑤④①②③ D、⑥⑤②④③①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当的一项( )(2分) A.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国别体史书。 C.“他不但不领情,反而恩将仇报。”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没有运用对仗的手法。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晞。(《长歌行》) (2)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6)兴来每独往,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7)_______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风本无情,但在诗人笔下风变得意蕴丰富。如《从军行》中“ ” 突显边塞气候恶劣,《行路难》中“ ”则充满豪情,《赤壁》中“ ”,风又成了作战的有利条件。
三、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9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日:“桀、纣①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与:同“为”,替的意思。 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寡助之至 (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尔也 (4)兽之走圹 8.翻译句子。(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9.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一)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9分)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0、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3分) 1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二)喜鹊的心情(15分) ①冬日的午后到底要暖和些。太阳执著地投放着它的热情,使凝冻的寒气不由得松懈了下来。刺骨的冷风似乎也倦了,收敛起它的针芒,丢给这座城市暂时的祥和。在这样一个美妙的时刻,我按捺不住对温暖的渴望,跑到院子里尽兴享受起这不可辜负的阳光来。 ②没有了叶子的遮蔽,阳光越过杨树光秃秃的枝桠满满地把我包裹起来,透过厚重的棉服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温度。太阳把杨树网络样的枝桠印在老旧的水泥路上,如一幅长长的木刻版画,看着自己的影子移动在斑驳的树影儿间,恍若置身于画中。我正醉心于这自然成就的无华的艺术品,不想头顶上两声脆亮的鸣叫扰了我的奇思妙想,循着声音举目而望,竟是两只漂亮的大喜鹊悠然立于枝头,头和长长的尾羽黑亮亮的如锦缎一般,圆润的肩、腹白得一尘不染,如身着一件质地上好的坎肩,一对漂亮的翅膀轻轻拢在背上,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珍珠般的光泽,如此雅致得体的礼服不知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与许多鸟类乐于栖息在远离人群的山林间不同,喜鹊是逐人群而栖的,喜爱筑巢于人类居所旁高大的树枝上,于是在这钢筋水泥林立的北国都市中,喜鹊成了最靓丽的大鸟,又加之其鸣叫声响亮悦耳,有极好的人缘。 ③喜鹊转动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睛,望了望树下的不速之客,便昂起头继续忘情地边歌边舞,细长的尾羽摆来摆去,如同挥舞着的指挥棒。这嘹亮的此起彼伏的歌声在灰冷的空气中散开来,搔动着路人的心思,再冷峻的面孔也会幻化出笑容,我的心里也添得了一份意外的喜悦。这城里,喜鹊并不少见,树荫浓密的枝头时常可以看到它们跳动的身影,然而在枯寒萧瑟的隆冬里,我已淡忘了这一年四季固守于此的鸟。环顾四周,成排的树木齐整整地枯败颓秃,喜鹊跃上枝头,举目不见枝茂叶绿、蛾飞虫蠕,我诧异于这快活的大鸟,面对如此的萧条景致,哪里来的心情放声高歌。冬天的日子对于喜鹊这样的留鸟来说并不好过,先不说风景,这寒风冷雪的侵扰就足够难过了,更何况没了小虫和果子,可食用的东西少得可怜,难免忍饥挨饿,若换我处于此境,愁都愁不过来呢,而喜鹊的歌声依旧如春秋季嘹亮、喜悦。喜鹊的心情丝毫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只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歌,也为自己的歌而快乐着,怀一颗快乐的心,所望之处萧条亦非萧条,每一种环境都是景致,每一种生活都可以有快乐。我沿着小路前行,不远处又听到了喜鹊的歌声,原来有这么多喜鹊啊,顿觉心里多了几分快乐。 ④我刻意留心着所行之处,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在明媚的阳光下,还是浊气弥漫的雾霾天,是暖和的正午,还是日暮的黄昏,只要在树下静静地驻足,总会听到喜鹊脆亮的歌声。原来它一直都在身边,也一直在唱,只是歌声被我心头琐事的杂音遮住了。美妙的声音只有在心静时可抵达于耳、流动于心。心存快乐,便觉处处都有悦耳的歌。 ⑤自此,有了喜鹊的心情,天天都可听到喜鹊的歌声了。 13 13、喜鹊是文章重点描写的对象,综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喜鹊的?你认为哪一方面 的特征最能表现喜鹊的心情?(3分)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它只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歌,也为自己的歌而快乐着,怀一颗快乐的心,所望之处萧条亦非萧条。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6.文章第③段写隆冬“枯寒萧瑟”,树木“枯败颓秃”,“举目不见枝茂叶绿,蛾飞虫蠕”,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文章结尾说“自此,有了喜鹊的心情,天天都可听到喜鹊的歌声了”,从全文来看,你认为喜鹊的心情是指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种心情给你的启示。(3分)
五、名著阅读考查(4分) 我恼怒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8、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这是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的一段精彩表白,你从中读出了她什么样的心理?(2分)
六、作文 (内容40分,书写3分) 题目:____是一把双刃剑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罗湖外语学校高一年级实验班选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本技能考查: 1 C 2D 3C 4B 5B
二、6、 (1)青青园中葵 (2)天涯若比邻 (3)凫雁满回塘 (4)影入平羌江水流 (5)物是人非事事休 (6)胜事空自知 (7)山肴野蔌 (8)风多杂鼓声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三、文言文阅读: 7、 (1)极点 (2)通“叛”,背叛。 (3)恶:厌恶 (4)走:跑 8、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给他们。 9、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乙译文] 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百姓;失天下百姓,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方法:得天下百姓,就得到了天下。得百姓有方法:得民心,就得到了百姓。得百姓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给他们。百姓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一)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9分) 10、第一,土地制约;第二,能源制约;第三,环境制约。
11、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2、不能删。“ 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 意不符, “ 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 13.⑴作者是从喜鹊靓丽的外表、逐人群而居的习性、嘹亮悦耳的歌声三个方面来描写喜鹊的;⑵写喜鹊嘹亮悦耳的歌声最能表现喜鹊的心情。 14.萧条:因处隆冬,环境寂寞冷落,毫无生气。非萧条:因心存乐观,每一种环境都充满生机,都有其独到之处。 15.示例: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句中“悠然”一词赋予喜鹊人的悠闲自得的情态,用“锦缎”、“坎肩”等词具体描摹喜鹊的外形,写出了喜鹊的悠闲、美丽,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为后文写喜鹊的心情作出了铺垫。 16.主要运用了反衬(或反面烘托或以哀衬乐)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喜鹊在恶劣环境中不怨天尤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评分说明:答出手法1分,阐释2分。如回答其他手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喜鹊的心情是指笑对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启示示例:⑴心无杂念,自有天籁。联系实际:心静如止水,学习最快乐。⑵笑对人生,快乐永随。联系实际:快乐学习,学习快乐。⑶面对逆境,迎难而上。联系实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评分说明:第一问答出心情得1分,第二问答出后面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即可,一点1分,没联系实际,要适当扣分。
五、名著阅读考查(4分) 18、《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19、简在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同时也透露出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