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时间:2021-02-12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 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图:2002年1-10月中国各类别报纸广告市场份额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CR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1. 第一自然段中的“全球报业表现低迷”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报纸发行量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B.世界各地报业发行量下滑,普遍不景气。 C.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D. 全球报业低迷是经济发展速度变缓、报业广告规模缩小的一个表现。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 C.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 D.目前,中国平均每干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3.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1]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 [2]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 [3]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 [4]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 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 ) A、[4] [3] [2] [1) B、[4] [2] [3] C、[3] [4] [1] [2] D、[3] [4] [2] 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高中文言文助读》考查。(15分) 根据《高中文言文助读》第1-5及114篇,完成以下题目,共12分。 4.下面选项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B.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C.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D.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候:问候 B 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 素:一向,向来 C 今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诚:果真,如果。 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信手:随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辄:就 B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耻:耻辱 C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奇:认为……与众不同 D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相信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3分)(《范仲淹有志天下》) (2)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3分)(《祖逖闻鸡起舞》)
(二)古诗鉴赏(12分)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意思是醒来时看到的只有身边的枕头和席子,原来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烟霞胜景全都消失了。 B、《琵琶行》“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乐声的又一境界。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C、杜甫《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时间角度着笔,写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和年老多病的处境,“常”和“独”深深地传递出诗人久客孤独、悲秋苦病的情思。 D、《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咏颂赤壁,着重写景,由景引出所怀之人;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悲凉怅惘,上片怀古伤今,通过正面怀念历史英雄孙权和刘裕,以此表明自己北伐抗金的期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共9分)。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B.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涉江采芙蓉》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外,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 10.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11.名句默写(包括填空和理解默写,共25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_________________。(《声声慢》) (5)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6)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7)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静女》) (8)(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9)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10)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阙,苏轼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刻画了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周瑜韬略过人,作战指挥若定,赢得战功赫赫。 (1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除了显示曹操不失赤子之心想“上九天揽月”之外,还运用比兴手法暗寓贤才何时求得之意。 (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社科类文阅读(《乡土中国》)(9分) 1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立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 B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成为土气的乡下人,因而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D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13. 如果学习过英语,你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要远比西方复杂,我们称呼父亲的姐妹为姑姑,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姨妈,而在英语中这两者统称为aunt。划分更细致的是父亲的兄弟辈,一般来说我们称呼父亲的哥哥为伯父,他的配偶我们一般称为伯母,称呼父亲的弟弟为叔叔,他的配偶我们一般称呼为婶娘,而在英语中父亲的兄弟则统一称作uncle。为什么中西方对亲戚的称呼方式会如此不同?请根据《乡土中国》相关理论进行解释。(6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B. 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C.在莫言看来,乡愁诗人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运用纯熟,作品处处可看到汉赋、唐诗、宋词的雪泥鸿爪,这是真正高明的继承。 D.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键盘上的“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提笔忘字”蔚然成风,这实在令人担忧。 15.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改革开放以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尽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但是还拥有众多文学读者,继续发挥着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 A.尽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还是拥有众多文学读者,继续发挥着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 B.尽管拥有众多文学读者,还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继续发挥着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 C.不仅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还拥有众多文学读者,继续发挥着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 D.不仅拥有众多文学读者,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继续发挥着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作用。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特区十条宝贵经验,提出了深圳先行示范六点要求。作为深圳的一份子,请你结合对深圳的了解和生活体验,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向城市有关部门写一封建议书,展现新时代高中生的胸怀和远见。要求:建议写2-3点,语言得体,格式正确,250字以内(标题写在表格最上方)。(8分)
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四、作文。(60分) 18.作文题 课堂上,讲解情韵深长,诵读激越铿锵…… 生活中,嘱咐温暖亲切,告别严肃真诚…… 天地间,雨声淅淅沥沥,笛声宛转悠扬…… 请以“那声音在耳边回响”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注重选材和细节描写; (2)自定立意,文体为记叙文;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