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备课教研 >> 公开课:激扬青春,追逐理想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公开课:激扬青春,追逐理想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0     作者:高勇【原创】   阅读

一、教材简析

统编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包括五首诗歌和两篇当代小说,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旨在让同学们体验青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学表达,从而唤起对“青春价值”的思考。

《沁园春•长沙》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不仅在选材上,更在诗歌意象和语言鉴赏上具有典型性。本课尝试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的分析,以点带面,为学生对本单元其他青春作品的赏析提供方法指引,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赏析作品,从而在单元群文阅读中获得自主审美体验。

二、教学目标

1.找出词中的青春人物,把握青春人物形象。

2.抓意象和关键词,品味本词选词炼句的精妙之处,体会诗人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

3.结合单元学习任务,展开群文阅读,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作品形象,体会青春之美。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语:青春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年轻人身上赋予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激情、未来和希望,所以毛泽东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一)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展开分析,学习鉴赏。

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1.朗读词作,整体感知

这首词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景象和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本诗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全词的情感基调的如何?

2.把握意象,品读内容和语言

上阙:                                         下阕:

思考一:作者站在橘子洲头,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表现自己和形容这些景物?这些词语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思考二:诗人眼前的这些景物特点,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3.知人论世,把握诗人形象

理解“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

写作背景:1925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当时革命形势高涨,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镇压。

拓展资料: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词

4.析青年群像,悟思想主题

思考:“携来百侣曾游”,词人想到了以前他上学时曾和同学们一起到橘子洲旅游。请你找一找,下阕中,哪一句话是直接描写上次游览橘子洲的句子?

思考: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探究:“曾记否”一词,诗人在问自己,是在问 “同学少年”,还是在问着近百年后的同属于青年的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二)对照单元学习任务:分析相关形象,品味重点语言,把握青春人物形象。

 

作品

写作时间

时代背景

作品形象

形象特征

作者寄寓的情感

青春蕴含的

价值

《沁园春·长沙》


“我”




同学少年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




《红烛》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




《致云雀》


云雀




《哦,香雪》


香雪




《百合花》


通讯员




新媳妇

“我”

结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全品练习册》第一单元“基础夯实”部分,背诵《沁园春•长沙》

2.背诵《沁园春•长沙》,课外积累阅读毛泽东及革命家诗作。

3.本单元的每首诗词都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青春画卷,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与体会。请你联系自身在青春理想过程中的生活学习经历,把握我们新时代的脉搏,在本单元的诗词中找寻能为你答疑解惑的“前辈”,结合课文30页“学写诗歌”要求,以 “青春的价值”为主题写一首诗歌(字数不限)。

附: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赤光的宣言

周恩来

革命的赤光,

从北俄腾起,

惊醒了

冬虫般蛰伏的被压迫阶级,

震动了

春蚕般茧缚的世界殖民地,

封建余孽,

国际的强盗,

更被他照的原形毕露。

夜已阑,天将晓,

赤色之光,

早在东方闪动了。

休忘记

远的土耳其,

近的印度。

是呵!

要寻求

自由,

独立,

原只有接近赤光,

走向世界革命的大道。

起,起,起,

我们的朋友!

19241月,中国国民党bai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du,制定了反zhi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宣告了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为配合国内形势,21日,《少年》改名为《赤光》出版。创刊号发表宣言说:“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因而,“改理论的《少年》为实际的《赤光》”。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曾这样描述:“一个正欲跃起的少年,他赤身裸体,无牵无挂;他手持号角,高擎旗帜;他背靠光芒四射的赤光,脚踩无边无际的山川……它极好地表现出了旅法中共党员和青年团员们的风貌和气质。”

 

太行春感

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太行春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元帅在1939年春写下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驱逐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

 

赣南游击词

 陈毅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1936年夏季,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陈毅元帅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从山上""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赣南游击词》。

        1633846842705650.png                                                                                                                                                           2020年9月17日              https://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3%80%8A%E6%B2%81%E5%9B%AD%E6%98%A5%20%E9%95%BF%E6%B2%99%E3%80%8B%E5%8D%95%E5%85%83%E7%BE%A4%E6%96%87%E9%98%85%E8%AF%BB%20%20%E9%AB%98%E5%8B%87?searchfrom=1

《沁园春 长沙》起始课教学设计(高勇).doc

沁园春长沙单元教学(高).ppt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