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 走近红楼——名著导读《红楼梦》引导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关系等。(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3)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4)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语言知识的积累。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2.《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描写。【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程】 导入:清朝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开卷不

  • 《红楼梦》叙事艺术——叙述阅读:自然无为的太极章法

    在《红楼梦》的读者之中,十个有九个是只读故事而不读叙述的,或者说,专注于写什么而无视于怎么写。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往往远甚于对叙述章法的关注,而且还因为这部小说的整个叙述运势具有一种无形而又强大的心理磁性,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化解在恢宏而又精致工巧的细节运作和叙事氛围里。相形之下,古今中外没有一部长篇巨制在叙述上达到如此惊人的炉火纯青的操作匠心。有关这种匠心的阅读,诸如围棋艺术、中国园林、太极拳法之类的东方文化的根基似乎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前提。 毋庸置疑,一旦进入这部小说的阅读,不管怎么读法

  • 《红楼梦》阅读试题(一)

    一、简答题1.(2020·北京模拟)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ㄚ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

  • 《论语》整本书阅读建议

    语文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论语》整本书阅读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第一,理解书名的含义及来历。《论语》作为书名,始见于《礼记·坊记》,其中有“《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王充在《论衡·正说》中说“孔子孙孔安国……始曰《论语》”的观点有问题。“论”读lún,是“编纂”的意思。为何读平声,长期以来,少有明确透彻的解说,以至于杨伯峻先生曾写文说:“为什么叫‘论语’,其说不同,都不一定可靠,可以不去管它。”[1]“论”通“仑”,现有出土文物为证。在1993年出土

  • 《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人有个性。文如其人。为此,无论是读一部书,还是读一篇文,我们都要想办法找到“这部书”或“这篇文”的“特殊性”。找到“特殊性”之后,以课标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起点;再授之以梳理、探究之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