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阅读写作 >>整本书阅读 >> 《红楼梦》阅读构建系列方式的实践探索
详细内容

《红楼梦》阅读构建系列方式的实践探索

设计理念

本单元归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阅读时可以从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抓住情节主线、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鉴赏语言等方面来理解鉴赏。本单元教学把握两个立场:

1.基于阅读长篇小说的立场。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基于学写综述的立场。依据小说,查找、梳理并比较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了解学者研究的现状,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综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阅读《红楼梦》全书,体会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的深刻思想内容与丰厚文化内蕴,了解小说展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2.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情节主线,把握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建构并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3.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复杂的性格,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4.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5.引导学生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

1.指导并督促学生制定阅读进度计划,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读《红楼梦》全书,整体把握其艺术框架,领会其内涵和主旨。

2.指导学生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红楼梦》部分章节,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

3.紧贴《红楼梦》的文体特征,灵活设计有趣的阅读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懂文本”,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红楼梦》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梳理全书回目,把握情节主线,大致了解小说的结构;依线索勾画圈点,力争读通读懂;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分析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关注人物形象塑造;反复阅读和思考,鉴赏小说的语言特点。

2.在通观全书的基础上细读文本,从文本的细腻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深意;结合长篇小说体式特征,形成自己整体把握作品的方法,提升文学品位与鉴赏能力。

3.从作品《红楼梦》中吸取营养,获得审美感悟,了解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心理,并自主进行思考、研究。

教学方法

《红楼梦》容量大的,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阅读;在总体感知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章节进行精读教学和展示。重视学生的阅读交流分享,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不以自己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教学课时  7课时:

           1.学习任务一:《红楼梦》导读指导,共1课时。

           2.学习任务二: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共1课时。

           3.学习任务三: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共1课时。

           4.学习任务四: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共1课时。

           5.学习任务五: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共1课时。

           6.学习任务六: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共1课时。

           7.学习任务七: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共1课时。

教学设计

悲喜千般同幻梦,一入红楼梦难醒——《红楼梦》导读指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浏览、跳读、略读《红楼梦》相关内容,初步感知小说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了解多种阅读方法的使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大体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整体框架,并据此进行阅读规划,促进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老师导读,同学交流,再结合自己了解的《红楼梦》相关资料,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

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兴趣,激发学生对小说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同程度的理解、传承。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规划。

教学难点 浏览回目、跳读前五回,把握全书框架。

教学方法  浏览、跳读、略读,讨论分享,读写一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大观园里起了社  谁劝宝玉苦读书——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读小说对主要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妙描写,分析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出的人物身份地位和性情气质,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个性言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红楼梦》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图表,使学生获得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独创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以贾宝玉为中心,学生选择一对或一组人物,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

以贾宝玉读书切入,从文学角度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儒家文化批判的继承。

教学重点  理清《红楼梦》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大观园众人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图表。

教学难点  品读小说对主要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妙描写,把握人物之间关系,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  思维导读图示、讨论交流、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

三、怡红公子乖张痴狂少“志气”  红楼姐妹秀外慧中多才情——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读《红楼梦》,选取较能体现主要人物性格的章节精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提高语言的鉴赏和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品读小说中重要场景及描写,梳理贾宝玉的读书清单、拟出贾宝玉朋友圈成员名单并分别绘制成图表,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性格的积极、消极方面,从不同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文化精神,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小说内容,以宝玉为中心,辐射其朋友圈,通过读全书、品细节,探究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学方法  思维导读图示、讨论交流、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

寻常自有大乾坤  诗意栖居谁与共——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细读《红楼梦》描写日常生活的片段,引导学生探究日常生活描写中的深刻内涵,形成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

聚焦贾府吃、穿、住、娱乐等细节画面,领略小说细节的内涵和价值,促进敏感性、发散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评选“我心中的大观园之最”,品味《红楼梦》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高雅情趣及审美品味,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与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走近贵族生活的画卷、人物的文化修养和贾府生活的精致奢华,感受豪华奢侈生活中蕴含的社会内涵、文化内蕴。

教学重点  从衣食住行娱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展开细读和探究,完成“大观园之最”的评选并说明理由。

教学难点  品赏小说对大观园中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分析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建构“从微观角度研读大部头名著”的阅读经验。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

读诗始怜梦中人  且以诗词话钗黛——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整理小说中人物创作的诗词,把握其不同的风格特征,尝试撰写诗词短评。

思维发展与提升

品鉴主要人物创作的诗词,借助形象思维挖掘诗词的深刻内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悟诗词中显露出的人物情趣和性格,发掘小说的深层意蕴。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古典小说借助诗词表现人物形象的创作传统,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鉴诗词,发掘其中显露出的人物的情趣和性格,借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小说中人物创作的诗词的作用,发掘小说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归纳整理、分析比较、讨论分享、读写一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

 山中高士晶莹雪  任是无情也动人——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读小说对主要人物言行的精妙描写,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人物个性言语,分析人物的言行中展现出的人物身份地位和性情气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

设想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及结局,并绘制成图表,使学生获得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独创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以薛宝钗为中心,学生续写宝钗的命运结局,对比通行本结局,比较不同结局背后的审美倾向,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

以薛宝钗的命运切入,从文学角度了解薛宝钗身上体现的传统儒家理念,对儒家文化批判的继承。

教学重点  理清薛宝钗以及薛家的命运及结局,把握薛宝钗言行背后的行为逻辑。

教学难点  品读小说对主要人物语言精妙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

七、都云作者痴  我解其中味——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及综述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查找、梳理并比较关于《红楼梦》主题研讨的研究论述,了解学者研究的现状,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写一篇综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概述宝黛爱情的发展历程并探究造成“木石前盟”悲剧的原因,使学生获得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蕴,自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作品《红楼梦》中吸取营养,培养健康的婚恋观,实现精神的成长;体会《红楼梦》的主旨,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教学重点  梳理并比较《红楼梦》主题研讨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教学难点  对《红楼梦》的主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综述的写作技巧,大胆发表自己看法。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比较、讨论分享、读写一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

t0172bf8f57867575e0.jpg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阅读构建系列教案.docx

《红楼梦》详注(1-5回).pdf

2024《红楼梦》导读.pdf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