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课文教学 >> (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诵读古代经典散文 涵咏品味传统文化
详细内容

(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诵读古代经典散文 涵咏品味传统文化

【单元导读】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散文作品的研习。该单元选取了两晋到明代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其中《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为教读课文,《项脊轩志》《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为自读课文。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浸润心灵,丰富情感。

六篇古代散文名作或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或以理取胜,理趣盎然。体裁不一,风格各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落实。

单元目标

1.诵读古代散文佳作,理解文意,把握其思想情感及承载的文化观念,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在诵读涵泳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3.运用对比与联系、评点方法,研习古代散文,了解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和多样风格。4.修辞立其诚,为文为人要“真”。学习本单元选文的表达艺术,说真话,抒真情,述真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情境与任务

学习情境:学校拟举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共读共品汇报展示活动,以本单元六篇古代散文为主要研习对象。

 学习任务:情思理趣,各臻其美,探究内涵

 课时安排:根据我校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设计思路由单篇设计、每课设计到单元整体设计。

      《陈情表》《项脊轩志》5课时b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5课时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4课时

          单元研习任务  1课时

 

环节一  

              事为情之始  情为事之华 ——《陈情表》《项脊轩志》研习

  《陈情表》(两课时

任务一: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学习提示,自由朗读文本。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从文中找一些表示谦敬的词语,体会“表”的语言特点。

(寻蒙国恩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谨拜表以闻)

任务二:“自是皇权出血染,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晋武帝征召,李密一直辞不赴任,冒犯龙颜。一封辞表,晋武帝读罢反而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如果你是晋武帝,是文中哪些“陈情”打动了你?

(事祖母至孝之情;进退狼狈之窘情;不矜名节,陨首结草之忠情;犬马怖惧之情)

任务三:李密暂缓出仕不仅归功于辞表的情满笔端、婉转恳切,而且要得益于写作过程中的智慧。正是文本的精心巧妙构思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重大冲突。诵读交流,李密的“智慧”精心表现在哪里?

任务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研读文本,结合相关资料,你认为李密辞不赴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要尽孝吗?

(开放性的题目,可同意可不同意。事亲至孝,不愿废远,客观事实,一也;蜀国旧臣,顾惜名节,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认为刘禅“可次齐桓,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二也;西晋初年政局暗流涌动,李密顾虑重重,况且司马氏是靠阴谋篡位取得天下。可以参阅《晋书·李密传》,从李密后来出仕的经历来看,受到不少打击,他的顾虑是有现实依据的,三也。)

任务五:全文围绕“孝”而非“忠”来做文章,并着重指出“圣朝以孝治天下”,“孝”作为全文立论的中心,结合社会背景,谈谈为何舍“忠”取“孝”?

课外阅读:《晋书·李密传》《“双赢”的智慧》

 《项脊轩志》(两课时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学习提示,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诵读全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小组互评。

项脊之名缘由


项脊之风貌


项脊之情


项脊之志


(项脊之名缘由: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住过,一说追思先祖之意;一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说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庭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志向。项脊之风貌:修葺前后之不同风貌。项脊之情含悲喜两方面。项脊之志:发奋读书,重振家风,光耀家族。)

任务三:最是细节打动人,一词一句总关情。黄宗羲曾言:“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细读文本,找出打动你心灵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细节描写就写出了家道衰落,一座富丽堂皇的府第变成了大杂院,而作者作为破落家族中的一员,又是个读书人,感慨之深,忧虑之远,可想而知,心潮波澜起伏。魏氏勉励归有光:“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请敕命事略》琴瑟和鸣、心灵相通的知已。)

任务四:关于本文主旨,有多种说法。一说,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二说,作者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三说,作为一个没落家族的子弟,对家道中落、分崩离析发出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凭吊个人不幸际遇。读罢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任务五:王锡爵评价《项脊轩志》,“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宗庙质朴之乐),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流溢。与老妪交谈,思念慈母,“余泣”;瞻顾先人之象笏,“长号不自禁”;徘徊于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下,想念爱妻,长相思兮长相忆。

前三段写尽十八岁少年的喜与悲,后两段是三十岁后补写丧妻前后的喜悲。查阅归有光的相关资料,整理人生经历,说说前后文抒发的情感有无变化。

课外阅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陈情表》《项脊轩志》比较研习  (一课时)

任务一:“表”和“志”是古代两种文体,结合两篇课文的学习体会,说说两种文体的特点。

任务二:《陈情表》纯是一片至性语,《项脊轩志》一往情深,两文都以情真见长。《陈情表》有明确对象和实际目的,《项脊轩志》以自我变现、自我抒情为主,两文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何不同?

任务三:后人评《陈情表》,“不事雕琢,唯见天真烂漫”,评《项脊轩志》“不俟修饰而能情辞并得”,两文在语言方面都较少华丽雕饰,以传情达意为主。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说说两文在语言方面的不同之处。

任务四:从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自主选择不同角度,如思想情感、表达手法、章法、语言风格等,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段,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以致用)

任务五: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对忠孝的认识。(选做)

材料一: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邴原别传》)

材料二:熹平四年,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鄃shu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呕血而死。(《赵苞弃母》)

 

环节二     

              心连广宇   体悟生命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设计

《兰亭集序》(两课时)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诵读全文,前两段写兰亭集会盛况,文美景美意境美,历来为后人称道,完成下列表格。       

兰亭雅集

时间


地点


事由


参加者


环境


活动


天气


心情


任务三:《兰亭集序》表达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结构紧凑,思路清晰。思考讨论,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起伏变化的,说说变化的缘由。

任务四:知人论世——《兰亭集序》表达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特别是文中点睛之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了不同时代读者心灵的共鸣,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认识。

任务五:了解其人——阅读相关资料,谈谈王羲之其人。

(1)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侧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与会稽王笺》

(2)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不擒,家及同伍寻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遗谢安书》

(3)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 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诫谢万书》

(王羲之曾一度为官,关心国事,心忧苍生;关注民情,分析吏情,指陈利害,颇有政治见地;对人对事,关切热诚,有济世安民之志。)

课外阅读:《晋书·王羲之传》《对生命的解读》

 

  《归去来兮辞并序》(两课时)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思考其为人——阅读小序,小组讨论,从小序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觉得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信息:出仕缘由,辞官原因,写作背景和时间。)

(陶渊明其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任务三:想见其为人——张中行先生所说:“(文中)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辞”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画面的描绘和组接来传达情感。诵读全文,依据内容在脑海里想象出五幅画面,并为每幅画配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归途、归家、归园,归田、归尽)

任务四:书写其为人——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归有光说:“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足见两人对该文推崇备至。奇文共欣赏,任选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向学校文学社推荐该文。(可结合《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任务五:了解其为人——阅读相关资料,谈谈陶渊明其人。

(1)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

(2)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

(3)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其八》

(4)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陶渊明传》

(陶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猛志所向,超越四海,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光阴流逝,五次出仕,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

课外阅读:萧统《陶渊明传》《鄙弃仕途,归隐田园的诗意自白》

 

魏晋文士的旷达和善思——《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研习(一课时)

任务一:结合两文,谈谈“序”和“辞”两种文体特点。

任务二:王羲之纵情山水,见会稽山水便欲终老于此,陶渊明辞官归乡,欲乘化而归尽。在“人的觉醒”和“山水的发现”的魏晋时代,从雅集欢饮、山水田园中,体现了文人雅士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但两人毕竟是不同的人,两人思考感悟也存有差异。小组交流,探讨两人对自然和生死的思考有何不同?

任务三:魏晋时期,文坛上已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这两篇文章却堪称其中的清流,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涵泳品味,赏析文中佳句,体会言辞之美,谈谈两文各具的语言特点。

任务四:班级朗诵会——从两文中任选段落,揣摩其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设计朗诵脚本,搜集相关音频、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增强朗诵效果,体会文中情感。

(从声与情、内与外、文与乐、文与画等角度进行。)

任务五:借助联想与想象,以“跨越时空的相遇”为主题,你与王羲之、陶渊明聚会一处,王羲之吟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陶渊明吟唱“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此景此情,你有怎样的感受,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思考。

环节三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两课时)

任务一: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古汉语人称代词较为丰富,从课文中找出实例,对古代的人称代词做一些归纳和总结。

任务二:了解其人——本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寓言。这篇寓言的写作借鉴了一些人物传记的写法,因事明理。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姓名

郭橐驼

外貌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住所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职业

种树

特长

无不活,硕茂,早实以蕃

性格

(甚善,名我固当,自谓橐驼)性情诙谐,乐观豁达

任务三:本文设事明理,融叙事说理于一体,不直接贬斥,写法婉而多讽,这与本文的说理方式密不可分。小组探讨,文中运用了哪些说理方式,举例说明。

对比:类比。

任务四:知人论世——柳宗元是一位关注现实的文学家,他生活的中唐时期,“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各种杂税,民不聊生。“文章合为时而著”,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之道,而得养人术。合作讨论,“养人术”的具体含义。

任务五:有人说,郭橐驼善以老庄无为之法植有形之木,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任务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之道“移之官理”,指出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痹症。如果若干年后做了班主任,这篇文章对你的班级管理有何启示?(选做)

课外阅读:《梓人传》

余秋雨《柳侯祠》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两课时)

任务一: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课下把重点词语整理到积累本上。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古人为文,讲究章法,重视文章结构。自由朗读课文,本文三个自然段以一“疑”字贯穿始终,据此梳理行文脉络。

(质疑: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破疑: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存疑

原因:分析石钟山名字存疑的原因,点明写作意图。)

任务三:方苞评价此文,“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刘大櫆也说此文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任务四:《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苏轼之后,仍有人考证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明代罗洪先认为山若钟形,苏轼只看到了石钟山的上半部分,考察有局限性;曾国藩实地考察后认为“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今人通过考察,认为其得名是因其“形声兼备”。由此看来,苏轼的结论并不准确,但此文仍流传至今,备受赞誉,说说原因何在。

任务五: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顺路送长子迈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得观石钟山,以质疑求实精神为石钟山正名。小组讨论思考,你认为这与其被贬黄州的经历有无关联。

 

 环节四   

                         单元研习任务  (一课时)

任务一:回顾本单元六篇课文,复盘学习过程,查缺补漏,质疑答疑。结合本单元学习开始时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共读共品汇报展示活动,小组分工,任选角度,完成学习任务,展示成果。

任务二:学习文言文,需要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和文化常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参考示例,对本单元的词语和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总结。(以《陈情表》为例)

任务三:评点,是古人评析诗文的常用方法。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有助于研习古代诗文,提高自身独立阅读能力。从本单元文本中任选一篇,诗作评点,小组交流心得。(《种树郭橐驼传》第四段示例或参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任务四:古今不相远,此心即彼心——注重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用历史和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从中汲取前进力量,筑牢文化根基。就本单元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任务五: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讲述自己家的故事,表达以家为纽带的相濡以沫的真情,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亲情、友情。从个体的角度讲述普通中国家庭的奋斗故事,表达中国人身上温暖、积极、向善的精神力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感受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通过展现普通百姓的凡人往事,描绘时代进步、国家发展的画卷。

内容要真实具体,有生活细节和点滴的详实描写;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说真话,抒真情。

 

任务六:本单元自我反思

1、每课时我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

 

2、每课时我是否积极思考、参与学习、探讨交流?

 

3、你从小组其他同学身上有何积极的借鉴?

 

4、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5、写写下一步你努力的方向。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下册第3单元单元导读讲义含详解.doc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任务研习).docx

至情至性  理趣盎然——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沉于至情至性 研之寻径探幽——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pdf

(选修性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至情古代经典散文(新).pdf

(选修性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至情古代经典散文(2).pptx

(选修性必修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至情古代经典散文(1).pptx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单 元课件 学案 对应练(26份,含答案).zip

第三单元综合资料.7z

11《种树郭橐驼传》.7z

12《石钟山记》.7z

朗读.7z

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7z

9《陈情表》《项脊轩志》.7z

选必下 《陈情表》(5)资料.pptx

选必下 《陈情表》 (3).pptx

选必下 《归去来兮辞并序》 (1) 资料.pptx

选必下 《陈情表》(4) 资料.pptx

选必下 《归去来兮辞并序》 (2)资料.pptx

选必下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 资料.pptx

选必下 《兰亭集序》资料.pptx

选必下 《兰亭集序》 资料.pptx

选必下 《石钟山记》(1) 资料.pptx

选必下 《项脊轩志》 (1)资料.pptx

选必下 《种树郭橐驼传》 (3).pptx

选必下 《种树郭橐驼传》(2).pptx.pptx

选必下 《项脊轩志》 (2) .pptx

选必下 《种树郭橐驼传》 .pptx

选必下《陈情表》(2) .pptx

选必下《陈情表》资料.pptx

选必下 《种树郭橐驼传》(3) 资料.pptx

选必下《项脊轩志》(3)公开课课件 .pptx

选必下 《归去来兮辞并序》 (3)资料.pdf

选必下 《归去来兮辞并序》(4).pdf

选必下 《兰亭集序》 古风版 资料.pdf

选必下 《种树郭橐驼传》(1) 资料.pdf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