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测试训练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二 语文
详细内容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网络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最主要形态之一,是国家安全诸多变量中的最重要因素。在AI(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传统的网络文化监测主要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经过文本分析技术,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来判断是否存在网络文化安全问题。

这种监测模式依赖于存有已知威胁和相关关键词的数据库,把抓取的数据与存有已知威胁和相关关键词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当找到匹配项时,系统会触发警报。虽然这种方法对已知威胁有效,但对新的和未知的威胁并不适用。此外,这种模式还可能会产生大量误报,一旦合法流量恰好与已知威胁具有相似的特征,就可能被标记为恶意信息,很多时候需要依赖于人工判断,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起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巡查与监测的责任,通过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信息数量呈现爆发态势。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千万级的数目增长。网络空间公众意见数量与密度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通过传统方法来监测网络文化安全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当下,AI算法介入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预警主要体现在借助数据挖掘、聚合与清洗,通过技术模型计算风险概率和发生路径,分析判断是否出现网络文化安全风险。相比传统的网络文化预警方法,基于AI的解决方案在网络文化预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人工智能不仅拥有精密的计算能力和强悍的算法,更可以24小时持续提供对网络信息的核查、定位、追踪、监管和治理,彻底改变了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方式。例如在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中,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全天候收集、整理、归类数据,并借助语义、语音和视觉识别技术对内容进行有效识别,通过数据模型深度分析,精准得出反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图像及视频的特征,从而在第一时间阻止日益隐喻化的反主流意识内容的扩散和传播。利用算法实时监测识别出潜在网络违法者的应用不胜枚举。

AI算法技术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分析网络信息的效率。传统的网络文化安全监测中,安全分析师经常面临着筛选大量日志、警报和报告以识别潜在威胁的挑战。面对当前的互联网规模,传统的网络监管模式显得费力耗时。相比之下,AI算法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有效识别和优先处理潜在风险。例如监测网络文化安全事件时,可以通过“不良网络文化形成模型”对不良网络文化类型进行有效识别,并通过分析网络内容的情感与流量变化,追踪舆情变化,利用大数据模型来判断群体情感,判断某一网络群体的情感倾向,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限流、删帖,减少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阻绝不良网络文化的扩散与蔓延,减轻甚至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对现实的影响。与此同时,AI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语料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网络文化安全威胁。传统的网络文化安全监测依赖存有已知威胁信息和关键词的数据库来识别威胁,很难识别隐喻化的威胁信息和新兴网络文化安全信息,AI则显著提高了准确性。例如2021年,日本学者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一款社交类游戏进行分析,在不监测聊天内容的情况下,仅基于聊天次数、聊天对象、聊天时间等基本信息,就能较为精准地识别出潜在网络违法者,并预测出违法行为的大概时间。

随着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网络文化安全已经不再只包含网络空间内的“言论”,更包含更广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文化现象与文化安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人员利用文本分析法进行用户身心健康评估。如Meta的自杀预警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梳理,寻找有自杀倾向的人。在国内,仅2023年第二季度,抖音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并报警救助安抚用户773人,处理怂恿、教唆他人实施极端行为的不当视频2.7万条。在弱势群体方面,日均为未成年用户过滤不当内容20万条,处置80多万条骗取中老年用户互动的违规视频,发出近7万次风险提醒。知乎平台的算法机器人“瓦力”能在0.3秒内识别判断内容是否为不友善、答非所问、阴阳怪气等多种需被折叠的答案。

在网络文学领域,AI技术已经深度嵌入网络文学生态。AI技术不仅在内容审核方面被深度运用于网络文化安全的监测,还在文本审校上辅助编辑迅速检索文本,完成网络文学文稿的批量审核、修改和冗余章节的删除等任务,有效提升了网络文学的作品质量。除了可以预测网络攻击威胁、提高危机事件的预测与管理能力,AI算法在保障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提供有效网络安全防护手段等方面均有不俗建树。

(摘编自朱艳、刘铭宸《AI算法赋能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策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网络文化监测模式虽然较为固化,很多时候都需要人工的协助,效率较低,但可以判断新生威胁。

B.由专职或兼职人员参与介入的人工检测能够轻松且及时地区分具有相似特征的合法流量与已知威胁。

C.面对信息数量和密度增长,传统网络文化监测逐渐难以为继,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DAI算法能够完成对网络内容的审核、修改和删除的前提是其能准确把握网络内容的情感与流量变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I算法能较精准地识别话语、图像及视频等内容是否属于反主流意识形态。

B.传统网络文化监测模式主要针对显性信息,AI算法则主要针对隐喻化信息。

C.受数字化程度加深的影响,网络文化安全范畴逐渐扩大,不只限于网络言论。

DAI在利用文本分析法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的作用突出。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由网络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引出话题,强调要对网络文化安全加以重视。

B.文章整体运用对比论证,指出了传统网络文化监测的弊端,以及AI技术对网络文化安全的价值。

C.文章举日本学者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游戏的例子,说明AI能够准确识别出网络文化安全威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既强调了AI技术对网络文化安全的保障,又指出其在其他领域的贡献。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梳理是否正确请分析列出理由。(4分)

 

 

5.学校人工智能社团准备就AI技术对当今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小红发现相比传统网络文化监测,AI算法介入网络文化安全风险预警更具优势,她打算对其进行介绍。请根据原文内容为小红拟写发言提纲。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两代父子

海明威

 

寒冬天气父亲胡须里结着霜花,一到热天却又汗出如浆。他喜欢顶着太阳在地里干活,这本不是他的分内事,他就是爱干些力气活儿——尼克可就不爱。尼克讨厌父亲身上的那股气味。一次父亲有一套衬衣缩得自己不能再穿了,就叫他穿,他穿着觉得直恶心,就脱下来扔在小溪里,上面用两块石头压住遮好,只说是弄丢了。父亲叫他穿上的时候,他对父亲说过那有股味儿,可父亲说衣服才洗过。衣服也确实是才洗过。尼克请他闻闻看,父亲生了气,拿起来一闻,说蛮干净,蛮清香。等到尼克钓鱼回来,身上的衬衣已经没了,说是给他弄丢了——就为撒了这个谎,结果挨了一顿鞭子。

事后,他就把猎枪上了子弹,扳起枪机,坐在小柴间里,柴间的门开着,从门里可以看见父亲坐在门廊的纱窗下看报。他摸黑走到印第安人的营地上,去散散这股气味。等到他抽上了香烟,他那个鼻子可就不那么尖了。这倒是件好事。捕鸟猎犬的鼻子愈尖愈好,可是人的鼻子太尖就未必有什么好。

“爸爸,你小时候常常跟印第安人一块儿去打猎,你们是怎么打的呀?”

“这怎么说呢。”尼克倒吃了一惊。他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醒了。他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孩子。他已经进入了独自一人的境界,其实这孩子却睁大了眼在他身边。也不知道孩子醒了有多久了。

“我们常常去打黑松鼠,一打就是一天。”他说,“父亲一天只给我三发子弹,他说要这样才能把打猎的功夫学精,小孩子拿了枪噼噼啪啪到处乱放,是学不到本领的。我就跟一个叫比利·吉尔贝的小伙子,还有他的妹妹特萝迪,一块儿去打。有一年夏天,我们差不多天天都去。”

“真怪,印第安人也有叫这种名字的。”

“可不。”尼克说。

“跟我说说,他们是什么样儿的?”

“他们是奥杰布华族人,”尼克说,“人都是挺好的。”

“跟他们做伴,有趣儿吗?”

那段日子真是刻骨难忘啊,以后你每到一个地方,只要那儿住过印第安人,你就嗅得出他们留下过的踪迹,空中药品的气味再浓,嗡嗡的苍蝇再多,也压不倒那种香草的气息,那种烟火的气息,还有那另外一种新剥貂皮似的气息。即便听到了挖苦印第安人的玩笑话,看到了苍老干枯的印第安老婆子,这种感觉也不会改变。也不怕他们身上渐渐带上了一股令人作呕的香味,也不管他们最后干上了什么营生。他们的归宿如何并不重要,反正他们的结局全都是一样。当年还不错,眼下可不行了。

再拿打猎来说吧。打下一只飞鸟,跟打遍天上的飞鸟其实还不是一回事,鸟儿虽然有形形色色,飞翔的姿态也各不同,可是打鸟的快乐是一样的,打头一只鸟好,打末一只鸟又何尝不好。他能够懂得这一点,实在应该感谢父亲。

“你也许不会喜欢他们,”尼克对儿子说,“不过我觉得他们是挺惹人喜爱的。”

“爷爷小时候也跟他们在一块儿住过,是吗?”

“是的。那时我也问过他印第安人是什么样儿的,他说印第安人有好多是他的朋友。”

“我将来也可以去跟他们一块儿住吗?”

“这我就说不上了,”尼克说,“这是应该由你来决定的。”

“我到几岁才可以拿到一把猎枪,独自个儿去打猎呀?”

“十二岁吧,如果到那时我看你做事小心的话。”

“我要是现在就有十二岁,该有多好啊。”

“反正那也快了。”

“我爷爷是什么样儿的?我对他已经没啥印象了,就还记得那一年我从法国来,他送了一把气枪和一面美国国旗给我。他是什么样儿的?”

“他这个人可怎么说呢?打猎的本领了不起,捕鱼的本领也了不起,还有一双好眼睛。”

“比你还了不起吗?”

“他的枪法要比我强得多了,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打飞鸟的神枪手。”

“我就不信他会比你还强。”

“噢,他可强着哩。他出手快,打得准。看他打猎,比看谁打猎都过瘾。他对我的枪法是很不满意的。”

“咱们怎么从来也不到爷爷坟上去祷告祷告?”

“咱们的家乡不在这一带。离这儿远着哪。”

“在法国可就没有这样的事情。要是在法国咱们就可以去。我想我总应该到爷爷坟上去祷告祷告。”

“改天去吧。”

“以后咱们可别住得那么远才好,要不,将来我到不了你的坟上去祷告,那怎么行呢。”

“那以后再瞧着办吧。”

“你说咱们大家都葬在一个方便的地方行不行?咱们都葬在法国吧。葬在法国好。”

“我可不想葬在法国。”尼克说。

“那也总得在美国找个比较方便的地方。咱们就都葬在牧场上,行不行?”

“这个主意倒不坏。”

“这样,我在去牧场的路上,也可以在爷爷坟前顺便停一停,祷告一下。”

“你倒想得挺周到的。”

“唉,爷爷坟上连一次也没去过,我心上总觉得不大舒坦啊。”

“咱们总要去一次的,”尼克说,“放心吧,咱们总要去一次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克不愿意穿父亲给他的衬衣是因为厌恶衬衣上的气味,后来故意弄丢了衬衣,可见尼克年轻时性格有些执拗。

B.尼克讲述与印第安人一起打黑松鼠的经历,表现出他回答孩子问题时的耐心,其中也流露出他对过去的怀念。

C.尼克和父亲小时候都跟印第安人一块住过,都有印第安人朋友,说明当时印第安人在社会上比较受欢迎。

D.通过尼克的讲述,尼克的儿子对爷爷更加了解,他多次表示想去爷爷坟上祷告,体现出尼克儿子的懂事。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句中描写了尼克被父亲鞭打后的一系列的动作,透露出尼克的内心感受。

B.语句从嗅觉的角度描述印第安人的各种气息,符合尼克嗅觉灵敏的人物设定。

C.语句我就不信他会比你还强说明儿子对爷爷枪法的不屑及对父亲的崇拜。

D.语句咱们总要去一次的语意丰富,既是尼克对儿子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8.小说主体部分是尼克和儿子的对话,请分析文中对话描写的作用。(6分)

 

9.在高二(1)班举办的读书分享会上,小刚同学提出:《两代父子》开头写尼克厌恶父亲,后文又写感谢父亲,尼克对父亲的态度前后矛盾。你如何看待小刚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节选自《史记》)

材料二:

论周公者多异说,何也?周公居礼之变,而处圣人之不幸,宜乎说者之异也。凡周公之所为,亦不得已而已矣。成王幼不能为政,周公执其权以王命賞罚天下是周公不得已者如此而已

今儒者曰;周公践天子之位,称王而朝诸侯。《书》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则是周公未尝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儒者之,患在于名实之不正。

陈贾问于孟子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不知是不智、”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从孟子之说,则是周公未免于有过也。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已矣。周公之诛,非之也、势不得不诛也。管、蔡之封,在武王之世也。武王之世,未知有周公、成王之事。苟无周公、王之事,则管、蔡何从而叛?周公何从而诛之?故曰:周公居礼之变,而处圣人之不幸也。

(节选自苏轼《周公论》)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周公A执其权B以王命C赏罚D天下E是周公F不得已者G如此而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摄,代理,与《论语》侍坐章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意思不同。

B.绌,同,指废黜,与今天的成语相形见绌中的意思相同。

C.患,弊病、毛病,与《鱼我所欲也》中故患有所不避也中的意思不同。

D.疾,憎恨、痛心,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叔、蔡叔等人出于狭隘的想法,疑心自己的兄弟周公夺权篡位.就勾结武庚作乱背叛了周。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叛军,严惩叛乱者。

B.周成王在丰邑,派召公动工复建洛邑,以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再次卜问和勘察后,将九鼎安放在了丰邑,认为此处是天下的中央。

C.对于论者对周公的异议,苏轼探寻了其中的原因,认为周公所处的正是礼法变革且周武王去世的特殊时期,所以有各种议论也正常。

D.陈贾否定周公派管叔监国的举措,他分析说,周公若知道管叔会叛国还派他去,就是不仁爱;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

13 材料二中,苏轼援引《书》的言论,作用是(    3分)

A援引《书》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周公并无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以此反驳儒者之言。

B援引《书》中的话是以此为基础生发议论,阐释自己的观点:即使周公有过,也是为形势所迫。

C援引《书》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周公并有“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以此印证了儒者之言。

D援引《书》中的话是以此为根据证明周公处在礼法变动时期所做的事,也都是不得已。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4分)

                                                                                              

                                                                                             

2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已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万一因行拜杜鹃

[]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1)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勇担国家责任,以《〈论语〉十二章》中的                             两句自勉。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个人生命短暂,而人类的存在则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感慨人生短暂,但并不颓废的诗句是                             

(3)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通过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博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味。

(4)欣赏音乐会时,小刚目睹听众们陶醉于音乐的情景,这让他不禁回想起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吴刚和玉兔回味箜篌声良久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6分)

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嗓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清塘荷韵》季羡林)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B.“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C.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雾凇俗称树挂,可分为粒状雾凇和晶状雾凇。粒状雾凇是在气温-8℃至-2℃、有雾有风的条件下,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结构紧密、密度较大;晶状雾凇大部分出现在气温低于-15℃、有雾无风或弱风条件下,由雾滴蒸发时产生水汽凝华而形成,结构疏松、密度较小。     ①     ?虽然春秋季也偶有雾凇出现,但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现在 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1月雾凇最多。

雾凇在我国北方地区、江南中北部、贵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高原地区较常见。     ②     。吉林雾凇为什么出名?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林雾凇可从12月下旬持续到次年2月底,每次雾凇出现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地方的同类雾凇持续时间长,一年最多可出现60余次。

在吉林市,冬季气温在-20℃的天数长达60 至70天,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却奔流不息,而松花湖表面结出的冰面能厚达1米,这个天然的隔温层使冰层下湖底的水温保持在4℃。当4℃的水从湖底流出闸门,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升高,江水载着巨大热能顺流而下,接触到地面的严寒环境,       ③       。雾气在沿江两岸的树木和草丛间凝华,一层层“白霜”包裹植物体,形成毛茸形晶状雾凇。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21. 结合材料因为……并且……所以……的句式推理指出吉林雾淞的类型。(5)

因为                                                                   

并且                                                                   

所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11月,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以百岁仙逝。她被人们称作是“诗词的女儿”。她曾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

而近百岁过世的清华老教授何兆武先生早年在西南联大读本科,在清华读研究生,读过土木、历史、中文、外文4个系。有人向他请教,何谓清华风格?老先生回答说,就是三个会通:中西会通、古今会通、文理会通。会通是会合疏通的意思。

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期末质量检测(一):作文审题立意.pdf

2024-2025期末综合测试模拟(一).docx

2024.12月考试卷分析.pdf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