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简介
制度管理
工作室简报
教育前沿
课改交流
备课教研
课文教学
测试训练
写作训练
高考动态
高考真题
历年模拟
周测月考
专题复习
经验交流
班级管理
德育理论
”双新”示范校建设
培训竞赛
风采展示
理论指导
写作天地
整本书阅读
教学资源
阅读资源
吾舍菁华
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很值得借鉴。首先要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最后要力行,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推进,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为普通高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依据新课程理念,从教学方案变革入手,开发“单元学历案”,探索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化之路。
课改目标: 1、探索罗外“互联网+学本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2、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拓展教学时空和路径;3、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把“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向“学为中心”的课堂。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个人的独特体验,才能回答关于个人本质和存在本质的终极问题。雅斯贝尔斯1883年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城,童年时代在佛里兰岛的大海边度过。宽阔而清洁的海滩、辽阔而壮美的海面及其各种生物,令他如醉如痴:“大海就是不言而喻的生活背景,即无限的当下。波浪无穷无尽,没有一种波浪同另一波浪相似。”要想走近雅斯贝尔斯,恐怕必须跟着他去看看大海,观观潮汐,听听涛声,望望明月……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论述主要在《什么是教育》和《大学之理念》中。
随着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提出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程的实施,教师需要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单篇课文与课时,转变为重视大单元设计,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单元教学,用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学习作为课程组织方式,把学习者引向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点与单篇课文的碎片化教学,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最基础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特别是语体文书面语的阅读写作能力。语体文是相对文言文而言,指现代汉语写的文章。语文课也要学习文言文,除了文化传承,还为了接通源流,更好地使用现代汉语。
2021年5月28日上午第4节工作室成员在罗外双语室开展以“双线混融 先学后教”模式的一堂阅读课交流活动。由胡智源老师执教的“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红楼梦》里小人物命运”赏析课,除工作室成员外,包括来自菁华中学的6位老师和罗外教学部门的领导一起观摩了这节课。
5月11日下午14:00-17:00,深圳市2021年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决赛在深大附中举行。高勇工作室成员徐晓花、黄辉苑老师经过初赛选拔代表罗湖区参加此次命题比赛的决赛。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