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写作任务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

    【摘要】课程标准从内容、形式、要求、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学习任务群的“写作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内容丰富、具体、明确,文体多样,并将写作素养纳入教学评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相对独立地设计了写作任务,具有丰富性、层级性、开放性、选择性、情境性、活动性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通过梳理、提炼、整合等策略,以期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整体提升。【关键词】统编教材;写作任务;编排特点;教学策略一、课程标准对写作任务的总体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从写

  • (必修下)作文训练(二):想明白 说得清 ——议论文训练(4)

    【训练目标】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论证材料,理清文章的论证脉络,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层次分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条理清析。【导学指引】(必修下19、91页)目前作文写作中,虽然是写完了(800字),但观点不清,条理混乱是存在的最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写之前,把要表达的观点梳理一下,看主要针对什么,解决哪些问题,观点是否正确,有没有说服力。阐述观点时,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要使人明白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是要纠正或补充他人的看法,还是要解决什么问题。阐

  • (必修下)作文训练(一):言必有理、言必有据——议论文训练(3)

    【教学目标】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地表达,这要求观点鲜明,言必有据,运用合适的论述方法,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不仅要观点鲜明,而且要有理有据,语言表达既严密又形象得体。【导学指引】(课本153页)有了观点,如何论证?这里就牵扯到运用论据展开论证和语言的表达。首先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撑它,选择论据的过程,同时是构思文章结构,特别是逻辑层次的过程,其实也是进一步思考、完善论点的过程。我们常说论据要有说服力,这种说服力要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中加以考虑,所谓“选择”论据,并不只是简单的挑选而已。论据的类型多种多样,以下

  • (选修性必修中)第三单元就教学设计:回到历史现场 研习传统文化经典

    【单元导读】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了解历史,不忘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历史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单元选人了《史记》《汉书》中的两篇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创精神;选入的两篇史论,均意在劝诫,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其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学习本单元,要“回到历史现场”,(1)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2)理解史家对笔下人

  • (选修性必修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理解革命文化内涵 树立当代文化自信

    【单元导读】“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本单元所选的作品,有的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有的展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中国革命的意义;有的描绘革命斗争的场景,反映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

  • (选修性必修中)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研读经典理论 深化理性思考

    【单元目标】1.体会和把握科学与文化论著表达的特点,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精炼等,提高阅读、理解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能力。2.开阔视野,领会不同领域科学与文化论著的内容,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3.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高中选择性必修中阶段的第一单元,属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理论的价值;关键能力:阅读与表达。理论对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一个人的理论素养越高,就越能在实践中见微知著,行稳致远。提

  • 选修性必修上:古诗词诵读

    【素养目标】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文化常识2.初步鉴赏四首诗歌的艺术技巧,感悟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2.准确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思想情感,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感悟诗歌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过程】第一首诗歌:《无衣》一、导入:2020年2月,武汉新冠肺炎爆发。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国家得到很多国家物资援助。据报道,共有60多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了口罩、防护服等中国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资。其中,日本物资上的寄语一度成为热点。

  • (选修性必修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单元目标】1.学习概念的有关知识,掌握逻辑规律,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2.理解推理规则,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3.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学会反驳。【单元导学】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

  • 未能革故, 谈何鼎新?——从期末调研考试暴露的问题讲起……

    【高一年级写作暴露的典型问题】1.从答卷情况来看,多数同学能完卷,但也有不少同学或未写完800字,或者直接是空白卷。2. 审题不能把握材料的整体内容和含义,或盲人摸象,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典型问题如:由公交车和高铁、飞机的选择来立论“公交车的便宜与环保”“选择是个人的权利”“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出行的环保方式”“学会节约”,由唐同学的6天经历立论“学会吃苦耐劳”“追求效率”,由“他的经历和观念引发了青年群体的热议”立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3.行文逻辑混乱,分析过程中时常偏离中心,不能一直沿着正确的

  • (选修性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品多彩历史文化 感丰富心灵世界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四部外国小说的节选。《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天地。学习本单元,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要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学习目标

  • (选修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品先贤思想 承传统文化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2)整体理解先秦儒道墨三家的思想要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概括各自的论说风格特点,领略先秦诸子的思想魅力。
    (3)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4)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 (选修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传承革命文化 发扬优秀品质

    【单元目标】1.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光辉历史,感受其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充分把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内涵,获得崇高的体验。2. 结合历史背景研读相关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中把握作品的内涵,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3. 把握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4. 学习这些作品中对材料的巧妙运用,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用的素材,服务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需要。【教材

  • 公开课: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红楼梦》小人物命运赏析课

    【学习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红玉和贾芸的生存处境和性格特点。2、通过研读文本,对比阅读,探讨这一对小人物的爱情观。3、理解这一对人物感情的独特性,思考作者设计人物的价值取向和意图。【学习任务】任务一:认识小人物(1)阅读《红楼们》24-27回,梳理、分析红玉、贾芸的身份、地位和生存处境。(2)了解他们为了改变生存境遇,做了哪些努力。任务二:解读红芸爱情(1) 重点阅读第26回中的“蜂腰桥设言传心事”部分,了解他们是怎样互传情愫的。(2) 分组梳理袭人与宝玉(第6、19回)、尤二姐与贾琏(64-69回)、司棋和潘又

  • 公开课:激扬青春,追逐理想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不仅在选材上,更在诗歌意象和语言鉴赏上具有典型性。本课尝试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的分析,以点带面,为学生对本单元其他青春作品的赏析提供方法指引,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赏析作品,从而在单元群文阅读中获得自主审美体验。

  •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及教学策略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在编写理念以及单元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单元教学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性,这一变化对未来语文教学发展具有指向性的作用。随着新教学理念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新教法、新学法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当前,伴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陆续在各省市投入使用,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结束了,这意味着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编写理念的转变,也表明其更加适应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教材编写结

  •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前 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

  • 2021-2022高二(上)备课组计划

    高二教材教学计划表2021.9周次教材单元备课内容负责老师1选择性必修上9.2-11.12第二单元古文1、第二单元单元设计学案《教师版》《学生版》2、默写资料:《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五石之瓠》《老子四章》徐晓花234作文1:作文审题立意作文辅导资料高勇5放假6第三单元小说1、第三单元单元设计学案《教师版》《学生版》2、小说阅读训练资料王凡78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无衣》《江城子》课件默写资料李雅滨9第四单元:逻辑作文2:驳论文作文辅导资料范盈盈10第一单元1、第三单元单元设计学案《教师版》《学生版》2、小说阅

  • 罗湖外语学校高二(上)开学考试题 语文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

  • 罗湖外语学校2021级高一年级新生入学考试

    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为 120 分。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按要求作答的无效。 第一部分 基础(24 分)l.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1) 荡胸生曾云,口口口口口(《望岳》)(l 分)(2) 《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坚定理想、坚守气节的语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 分)(3) 口口口口口口口?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 分)(4)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2 分)(5) 天地以日月星

  • 珠海市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 8 页,包括四个部分 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等相关信息。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